小满时节的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陈儿庄村,劳模文化长廊里坐着歇凉的村民。“以前农闲只能蹲墙根,现在能去理疗室松松筋骨,到职工书屋看种植技术书,娃娃们上学还有助学金……”65岁的村民王海英说道。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账单”,正是宁夏总工会驻村工作队3名队员用700多个日夜书写的民生答卷。
两年来,陈儿庄驻村工作队改造完成农民工之家、户外劳动者驿站、职工书屋、理疗室,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针对村里传统经济作物红梅杏种植效益较低的状况,驻村工作队邀请农业专家来到村里给予技术指导,大力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与优良品种。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村民达300人次,这使得村民的种植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近两年来,村里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平均提高了20%,村民的种植收入也随之明显增加,为村庄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帮助村民销售人参果、葡萄、小番茄等农作物,为833位困难群众发放价值8.7万元的米面油慰问品,对陈儿庄村考上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专科院校及硕士研究生的96名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8.8万元。他们的努力付出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并3次荣获同心县委组织部颁发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奋进奖”。
驻村工作队的笔记本里记满民生账:8.7万元慰问品温暖833位特殊困难群众,28.8万元助学金照亮96名学子求学路。更让村民暖心的是“送检下乡”活动,许多村民第一次在家门口做了全套体检。截至目前,376位村民通过义诊建立起健康档案。这份写满获得感、幸福感的“账单”,正在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两年来,宁夏总工会驻陈儿庄村工作队组织开展4场文艺演出,吸引800余人观看;组织送教下乡活动,为陈儿庄、平远村120名小学生开设音乐、美术等40节特色课程;累计捐赠7台电脑、600册图书及2辆电动车;打造“移风易俗”主题彩绘文化墙4面,同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广场舞教学;创新举办小番茄、人参果采摘技能竞赛,带动200余农户参与特色产业发展;规范完成村工会换届选举,通过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