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兆莲 文/图)5月2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宁夏绿电园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我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年行动交出亮眼成绩单。通过全力推进新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网络、深化消费端绿色转型,全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宁夏聚焦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加速建设国家光伏大基地和“宁电入湘”配套项目,2024年新开工新能源项目2426万千瓦,2025年新开工项目2185万千瓦。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总量达4456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57%,清洁能源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天然气开发实现跨越式增长,青石峁、定北气田产能提升至9亿立方米,2024年产量达5.5亿立方米,同比激增160%。煤炭产业同步迈向智能化,产能达1.47亿吨/年,产量突破1亿吨,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红柳、枣泉等煤矿跻身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安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电网建设方面,甘塘、星塘等17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为新能源高效消纳提供坚实支撑。外送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即将投运,该通道系全国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线路,届时宁夏外送能力将达2100万千瓦,助力全国能源优化配置。同时,输气管网加速织密,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宁夏段稳步推进,天然气供应可靠性显著增强。储能领域表现亮眼,新型储能装机达541万千瓦,2024年调用超300次,利用率全国领先;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及多个配套项目加快推进,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动能。
在能源消费端,宁夏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转型。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行业通过余热回收、节能技改实现降碳增效;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绿色制造示范集群初具规模。民生领域,清洁取暖覆盖率持续扩大,天然气、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供暖比例提升,农村“光伏+”模式广泛应用,既保障用电需求,又助力农民增收,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