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金文阳)5月26日,银川市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西湖社区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站内,马学明正专注地将艾草芯填入棉布袋中。这个曾因肢体残疾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小伙子,如今每月能通过手工制作艾灸锤获得稳定收入,更在工坊里结识了十余位朋友。
去年10月,西湖社区服务站迎来首批特殊“业务”——由金凤区残联牵线,本地文创企业将非遗艾灸锤的手工环节外包至此。针对残障人士身体特点,技术员每周上门教学,简化操作步骤,并配备专用工具。目前,该工坊已承接手提袋穿带、圆珠笔组装等多类订单,为残障群体搭建起了家门口的就业“暖心巢”。
在西湖社区培训教室,40余名学员拿着手机,跟随老师指导开启自媒体账号。35岁的吴玥向直播间观众展示着她手工制作的羊毛毡摆件。在一次偶然机遇下,她参加了社区举办的线上电商技能培训,经过线上学习,她学会了起号、搭建等基础技能,两个月的直播“试水”让她尝到了甜头,最好的时候月收入超7000元。
像吴玥这样渴望转型的群体不在少数。今年以来,金凤区以“群众点单、政府派单”模式开设13期技能培训班,涵盖互联网营销、中式面点、电工等工种,累计培训近600人次。在“电商赋能促就业”专项培训中,学员不仅学习短视频剪辑、流量运营等硬核技能,还能获得导师“一对一”账号诊断。
同时,针对企业招工难与居民求职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金凤区依托“需求有响应、培训有针对、就业有渠道”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将需求调研、技能提升与岗位匹配有机衔接,让就业创业服务真正抵达群众“家门口”。(图片由金凤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