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金文阳 文/图)自2024年10月实施社区综合窗口改革以来,金凤区通过系统化改革实现基层治理效能跃升,构建起“一窗受理+全科网格”服务新格局。截至当前,全区88个村(社区)累计精简窗口300个,释放70%人员下沉网格,群众办事材料重复提交率下降35%,民生问题解决率达92%,成功打造出具有示范价值的基层治理“金凤模式”。
在贺兰山中路街道世悦社区服务大厅,“全岗通”综合窗口正高效运转。工作人员为72岁的马兰芳老人同步办理高龄津贴认证、医保验证等业务。“现在跑一个窗口就能办完所有事,连申报材料都是网格员上门准备的。”老人对改革成效赞不绝口。通过将原有473个条线窗口整合为173个综合窗口,辖区不仅压减工作人员299人,各社区还因地制宜增设便民服务区,配置共享充电、自助饮水等18项便民设施,真正实现了“以最小阵地换最大服务”。
改革红利持续向治理末梢延伸。黄河东路街道网格员何娟的“移动工作站”每天处理着数十件居民诉求:“从管道疏通到代购药品,90%的日常问题都能在网格内解决。”金凤区创新建立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网格跟踪反馈”机制,整合12类高频事项形成服务闭环,配套推出的预约办理、延时服务等举措,有效破解群众“办事难”痛点。
“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创新是该模式的突出亮点。金凤区构建“党建+物业+业委会”协同体系,培育“塞上红管家”等36个物业品牌,推动解决1.2万件民生难题。在天润府社区,通过“拆墙并院”改造的老旧小区,如今配备标准化养老中心、健身广场等设施,曾经的“老破小”在引入“红色物业”后,蜕变为设施完善的“幸福家园”。
同时,金凤区还引入悦邻里创享中心等100余家社会组织,推出“公益+低偿”的托育、健康管理等服务,惠及群众1.2万人次。在商圈设立的11个“红色驿站”,则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充电、政策咨询等暖心服务。
金凤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窗口改革+”模式,推动服务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治理精细化,打造更多如“罐罐茶调解室”“幸福巴士”等社区治理品牌,让“小窗口”持续释放“大能量”,为辖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