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宋斐)6月30日至7月2日,2025年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培训班在吴忠市红寺堡区顺利举办。来自全区各市、县(区)残联督导骨干及自治区督导队成员共70余人齐聚一堂,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体验,为推动我区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充电赋能”。
开班仪式上,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中国残联政研维权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2025年残疾人维权工作的重点方向。吴忠市、固原市、兴庆区、惠农区、红寺堡区、海原县6个地区代表先后发言,围绕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落地、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困难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实践课题,分享了各自在工作中探索出的宝贵经验,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地方样本”。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理论教学+现场体验+分组研讨”的三维模式,邀请业内权威专家“传经送宝”。中国建筑学会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一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无障碍通用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焦舰及副主任高渝斐等,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地路径、《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标准》技术要点等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为学员筑牢理论根基。在实践环节,参训人员深入红寺堡区工商银行、政务服务中心、人民医院等重点场所,以“督导员+体验者”的双重身份,实地检查无障碍通道、服务窗口、标识系统等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在“沉浸式”体验中发现问题、思考对策。随后的分组研讨中,大家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无障碍适配难题”“公共服务场所人性化服务提升”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碰撞出诸多务实管用的思路举措。
“课程设置紧扣实际,既有法规政策的系统梳理,又有一线案例的鲜活解析,让我们对督导工作‘干什么、怎么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干货满满、指导性强,不仅更新了知识储备,更提升了实战能力。下一步,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在日常督导中严格对标法规标准,主动回应特殊群体需求,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撑起“无障碍保护伞”,让温暖与便利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