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俊 文/图)7月2日,银川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守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各行业代表观摩银川市公安局环食药侦工作展厅和永宁县雷台村生态联勤警务站及仁存古渡旧址,搭建警民互动平台,进一步展示银川公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服务银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银川公安主动对标区、市党委、政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从维护生态安全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为牵引,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创新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社区)四级的生态警长工作制度,积极构建责任明晰、高效协同、源头治理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机制。
“我们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守护黄河安澜,通过打造黄河入银第一生态警务站,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守护黄河生态环境。在黄河禁渔期、禁火期、防汛期等重要时段,我们会协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当好‘吹哨手’,共同组织开展联合普法宣传和联合生态巡查等活动,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在永宁县雷台村生态联勤警务站,李俊派出所民警梁鹏介绍道。
目前,银川公安建成生态警务站、警企共建站5个,设立生态警长396名,构建了上下联动、全警参与的生态警务职能体系。特别是永宁县雷台村生态联勤警务站,探索开展县域生态警务新模式,提出了联合管控、联勤执法、联动共治,基层治理协同、部门执法协同、区域合作协同,专业带动、部门联动、宣传发动、全警行动的“334”工作机制。组建治保会、义警队,发动护林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成立黄河金岸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6支48人,组织开展生态警长巡河巡湖巡林120次,摸排距黄河岸边2公里之外周边涉污企业10家。
同时,银川公安通过立足资源整合,强化行刑衔接,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统筹综合治理,积极探索与多部门积极建立了银川市生态联勤中心。截至目前,银川市林草、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基础业务数据31000余条已全部录入“生态资源案件实战赋能”平台实现共享应用,在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布设前端感知设备1600余路,深化“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空中巡察、视频监控网上巡防、生态警长地面治安巡逻、护林员山林联动巡护”五位一体警长勘察联动的信息化、立体化生态警务防控体系,持续推进打造2.0版立体化信息化生态警务防控体系建设。创新建立沿黄辖区“5+2”一体化生态联勤警务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警企协作,建立“公安+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行刑双向衔接,促进各职能部门执法力量、执法领域有机融合。
银川公安深入开展“昆仑”“清风”“黄河”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自然资源领域突出违法犯罪的严打震慑态势,不断提升“生态警长”履职能力,激发工作活力,进一步做优做实首府“生态警务”品牌。2024年以来,银川公安共侦办环食药侦案件130起,其中侦办生态资源类案件50起,抓获嫌疑人172人,占案件总数的38.4%。特别是先后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6•09”污染环境案、“3•14”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3•28”污染环境案、“3•06”侵犯著作权等重大刑事案件,有效遏制了相关领域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