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会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分享交流会在银川召开。在这场聚焦数字时代发展与全民素养提升的盛会上,自治区残联以“数字之光点亮‘视’界 共绘盲人无障碍未来”为题所作的典型经验分享,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展现了宁夏在数字助盲领域的创新实践,更让人们看到了残障群体融入数字社会的显著成果,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残障群体数字生活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自治区残联深入贯彻全民数字素养提升部署,全力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消除“数字鸿沟”,显著提升残疾人数字化生活水平。为夯实乡村数字基础,自治区残联配合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出台《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组建区、市、县三级督导队伍,制定《宁夏无障碍环境督导实施细则》,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与实地督导,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建成宁夏“智慧残联”平台,依托“我的宁夏”APP,实现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康复等民生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让残疾人办事更便捷,切实提升其数字化生活体验。
2024年以来,自治区残联实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数字助盲项目,为视障人士出行带来便利。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电子盲道系统,通过室内电子标识、蓝牙音箱与手持终端APP配合,实现室内精准导航,让视障人士活动更自如。银川市103路公交车安装的导盲车载终端,让视障乘客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公交运行信息,使公交出行更有规划。城市主要路口红绿灯杆上安装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让视障人士能通过手机APP或物理按键接收红绿灯状态信息,保障过街安全。
自治区残联联合卫健委、宁夏紧急救援中心推进“120”无障碍紧急救援平台建设,针对听力残疾人开展报警APP专项培训,通过各级残联、聋人协会扩大服务覆盖面,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应急救助效率。此外,联合中国广电宁夏分公司打造“爱心阳光无障碍服务电视云平台”,规划“看电视”“铸魂润心”等5大核心模块,整合数字文化资源,覆盖残疾人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丰富残障群体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自治区残联将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无障碍优化长效机制,深化“5G+AI”技术应用,推动信息无障碍服务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差距,助力残障群体全面融入数字社会,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文 图片由自治区残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