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最美民政人】刘敬:倾情养老业 实干惠民生
2025-07-08 22:23:32   
2025-07-08 22:23:32    来源:

刘敬,银川市民政局低保中心(市老龄工作服务中心)科员。以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用温暖的笔触书写民生答卷。在平凡岗位上,将政策温度转化为群众获得感,让每份补贴都成为雪中炭,诠释民政工作的意义。

养老领域项目多、资金需求大,刘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投入工作,全面梳理项目资料、掌握情况、列出台账,为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养老项目竣工验收难题,她勇于担当,积极配合领导制定工期计划,多次组织协调会议,与相关单位深入沟通并组织施工整改。同时,她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对接相关职能部门,采用绿色通道审批、容缺办理等机制,成功破解了银川市爱心护理院(一期、二期)、滨河新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重点项目的消防验收及竣工备案手续办理难题。

在养老项目投资金额大、收益见效慢的现实情况下,刘敬认真贯彻落实市发改委的工作部署,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积极对接有意向投资养老产业的企业,成功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4230万元,带动新增普惠型养老床位2115张,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9亿元。在她的努力推动下,成功培育了塞上鸿儒颐养院、隆光金萃芳庭康养中心等一批优质养老项目,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显著提升了银川市养老机构的服务品质和运营水平

在推动银川市养老机构提质升级的同时,刘敬敏锐地发现信息化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面对银川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统计工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现实,她主动作为,协助领导全力推进银川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及养老指导中心建设项目。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建立精准高效的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实现了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银川市成功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在推进智慧养老平台建设的同时,刘敬着力破解养老机构运营难题。针对入住率低、经营困难等问题,她起草并印发了《银川市公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优化整合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推动29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转型,鼓励机构开门办院,支持发展“旅居+养老”等新业态,从封闭运营向社区服务转变。通过实施入住率提升、护理员培训等专项行动,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养老机构发展新路。

与此同时,刘敬将目光投向了更为迫切的居家养老需求。2023年,她全力投入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根据"一人一档、一户一策"精准服务机制,为5164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分层分类服务保障完成147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2491张家庭养老床位2673名失能半失能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7.6万次涵盖6大类22项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实施期间,她坚持“一线工作法”,与同事多次深入改造家庭,现场解决施工问题,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每一分补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这些暖心举措不仅兜住了困难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让银川市的居家养老服务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

无论是为银发群体量身定制养老服务,还是面对各类数据材料的审核,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刘敬却做得格外认真,一丝不苟。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专业和真诚,让惠民政策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宁夏新闻网记者 张玉婷/文 张立军/设计)

【编辑】:杨洲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