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稻田“解渴”协奏曲
2025-07-10 16:08:28   
2025-07-10 16:08:28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泠然 文/图/视频)7月8日上午,贺兰县京星干渠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陶志成便带着老搭档,赶往宁夏惠农渠第三管理所熊家桥管理段——眼下水稻正等着淌第七水,他这是专门来“要水”的。

  今年京星农牧场作物倒茬,水稻种植面积扩至7300亩,比去年足足增加了1000亩。“我一看这新增的面积,再想想往年干渠的水位,压根就淌不上水,水费也收不回来。”管了20年水的陶志成连说三个“不敢干了”。

  这份压力同样传到了第三管理所所长严立军肩上。“我们处在干渠中游,熊家桥节制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保证本灌域淌好水,还得给下游交够水,丝毫不敢松懈。”他坦言道。

  破解困局的伏笔,早在3月就已埋下。从种子下地前开始,严立军就带着同事们深入灌域,踏遍地头、走访农户,前后开展了4轮摸排,精准掌握每一块田的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和每一个蓄水池的蓄水量,为后续调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管理所辖区灌溉面积13.3万亩,其中小麦1.5万亩、水稻4.9万亩、玉米5.3万亩,还有麒麟瓜、大豆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需水时间各不相同,有时还会出现用水叠加的情况。而贺兰县惠农渠夏秋灌的用水总指标为5845.552万立方米,要通过42条支渠分配输送,这对水资源调度管理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陶志成还记得,5月下旬旱象初显时,部分高口高地的水稻田已经出现皴裂,出苗都受到了阻碍。他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给第三管理所,严立军当即查看灌域受旱情况,精心编排错峰轮灌组。很快,熊家桥节制闸水位被提高至2.3米,京星干渠水位随之抬升,高口高地的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如今站在渠边,陶志成脸上已满是笑意:“现在渠道输水又快又稳,粮食长得好,水费通知发到微信群里,半小时就收齐了。”更让他安心的是,通过精细调度,京星干渠还节余了水指标,为应对后续灌溉高峰留足了余地。

  “7月中旬,即将迎来第二个灌溉高峰。我们会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协调好各方面的灌溉进度,同时与地方政府、水利主管部门及用水合作社做好沟通协调,不断提高灌溉效率,确保实现适量灌溉。”惠农渠灌溉管理科科长张汉为说。

【编辑】:杨洲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