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金文阳 文/图)“冰箱、热水、充电宝啥都有,还能看看书歇歇脚,真像回家一样!”在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北社区的“红色驿站”里,外卖骑手李发军一边用微波炉加热午餐,一边由衷感叹。这正是金凤区创新党群服务、聚焦民生需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凤区深度整合党群阵地资源,精准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群体核心诉求,打造集助餐、医养、文娱、托幼、暖新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共同体。
聚焦解决老年人“做饭难”问题,金凤区建成社区食堂25个,推行“公益+低偿”运营,60岁以上老人享8折优惠,日均服务超450人次。同时,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家门口老年大学”,设立社区分校16所,开设书画、插花、戏曲等课程86门,年服务学员超4000人。通过改造废旧车棚、闲置场地建成“党群邻里驿家”“罐罐茶议事会”等微阵地11处,引导老党员带头协商社区事务,2025年已开展活动113场,推动老人从“被动受助”转为“主动参与”,形成“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区”的自治生态。
针对双职工家庭寒暑假孩子“托管难”,金凤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高校志愿者、退休教师、社会组织等资源开设公益课堂。2025年暑期提前推出科技科普、非遗手作等课程30余场,惠及儿童超百人。同步补齐家庭教育短板,开展“家长成长营”心理讲座、“家庭阅读角”图书配送等活动89场覆盖1200余户家庭,构建“社区育苗+家庭护苗”协同生态。“孩子在社区学书法、做实验,我们上班安心多了!”贺兰山中路街道铂悦府小区家长汪丹说。
聚焦新就业群体“就餐贵、如厕难、休息难”,金凤区创新构建“1+N”暖“新”服务圈,在商圈、社区入口建成“塞上红色驿站”93个,联动40余家商户推出“错峰优惠套餐”,集成饮水充电、避暑取暖等全天候服务。同时建立“以服务换服务”机制,招募32名骑手担任“移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上报井盖破损等隐患86件;组建“先锋配送队”为独居老人提供代购代送等应急服务,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金凤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三大群体最迫切的诉求,通过精准化切口破题、体系化资源整合、场景化服务落地,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生活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