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兆莲 文/图)这个夏天,两幅不同的丰收画卷在灵武市同步展开——梧桐树乡沙坝头村2000余亩露地西红柿在烈日下泛红;临河镇二道沟村生态鱼鹅共养基地首批白鹅出栏,生态鱼塘培育的草鱼也批量上市。
7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沙坝头村,连片的西红柿田地里,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种植户付春梅正带着工人抢收第三茬西红柿:“今天摘了1.2万斤,每斤8毛钱,一亩地能收1.7万多斤,采摘能持续到八月底!”
据了解,沙坝头村80%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其中西红柿年产量超1.8万斤/亩。此外,为了更好销售西红柿,梧桐树乡沙坝头村还设立了西红柿集中代收点,对农户采收的西红柿进行收购,实现“田间—市场”极速对接。
“旺季时一天能收30万斤,四川、武汉的客商都慕名而来。”沙坝头村西红柿代收点负责人杨红斌说道。
与此同时,临河镇二道沟村渔悦湾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的优质白鹅迎来首批出栏,生态鱼塘培育的草鱼也批量上市。
走进渔悦湾养殖场,成群的白鹅正扑腾着翅膀等待出栏。不远处的生态鱼塘里,条条草鱼翻腾跃出水面。工作人员忙着起网、分拣、称重,鲜活肥美的草鱼很快装满了转运箱。
“活水养殖的鱼每斤卖到9元,鹅每只卖到120元-150元,预计为村集体年增收55万元。”临河镇二道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学锋算起了增收账。
为拓宽销路,村委会全员行动,巧用新媒体带货,大家拍摄的“鹅戏清波”“鱼跃龙门”短视频引发订购热潮。产业兴旺还带动家门口就业,从养殖到捕捞,村民实现“务农+务工”双收入。
灵武市将继续深挖产业潜能,创新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