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夏欣 文/图)7月24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国调研—宁夏模块—内陆城市的产业国际化”课程在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物馆启动。来自全国各地大型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学员齐聚宁夏银川,开启为期四天的深度调研学习,以宁夏葡萄酒产业为切入点,探寻内陆城市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本次课程以“内陆城市的产业国际化”为核心命题,首次将中国葡萄酒产业作为EMBA教学案例。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姜万军主持,依托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独特发展样本,通过现场深度体验、当事人分享、学员互动讨论等多元形式,为学员搭建理解中国地域差异、产业生态及国际化实践的学习平台。课程核心逻辑聚焦“深入一线理解中国真实状况是赢在中国的前提”,旨在帮助学员把握内陆企业投身国际化竞争的关键因素。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近年来在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成效显著。其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国家产业发展的起伏,更凝聚了当地官员与企业家共同塑造产业品质的实践智慧。作为本次课程的重要支撑,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馆承担了场地保障、参观体验及品鉴服务等关键职能,为学员沉浸式了解葡萄酒产业生态提供了优质场景。
开幕式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主席王紫云、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辛彧等政府及行业协会领导先后致辞,从政策支持、产业规划等维度解析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脉络。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联合会创会主席郝林海还与姜万军教授展开访谈式探讨,深度分享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教训。
课程首日上午9时起,学员们首先参访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物馆,直观感受产区历史与产业风貌;随后进行的主题环节,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世华进行主题分享,结合10款特色葡萄酒的品鉴体验,帮助学员建立对产业生态的立体认知。
本次四天课程将围绕四大核心目标展开,理解中国文化与产业生态的地域差异、解读宁夏企业家的实践探索、剖析葡萄酒产业生态及合作机会、提炼内陆产业国际化的关键成功因素。通过政产学研多方的深度交流,课程不仅为EMBA学员提供了产业国际化的学习范本,更将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对接优质资源、拓展合作空间搭建重要桥梁。
作为北大光华EMBA特色模块,宁夏课程已形成“学术智库+地方政府+领军企业”的铁三角架构。王紫云在致辞中表示:“期待沿海企业家思维与西部产业沉淀碰撞出新火花。”当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远销40余国,年产值超300亿元,其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国际赛事突围、酒旅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内陆城市参与全球竞争提供鲜活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