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炙烤着宁夏大地,高温预警信号如蝉鸣般持续不断。正午12时,银川兴庆区的环卫工人张师傅,后颈的汗水已浸透橙色工装,在柏油路上蒸腾起薄雾。当兴庆区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将一牙沁凉的西瓜递到他手中,他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这瓜甜,比水管子冲头还解乏!”
就在张师傅感受这份清凉时,灵武市宁国运光伏项目的工地上,工人们正挥汗如雨。灵武市相关工作人员带着工会干部将冰镇矿泉水、羊肉等物资送到工人手上时,一句叮嘱掷地有声:“工期再紧,工人健康永远是第一位!”
这个夏天,宁夏开展的“送清凉”活动,精准锁定两类与烈日“短兵相接”的群体:户外劳动者与一线职工,包括夏季露天作业的交通、物流、电力、建筑、环卫、公安、消防等行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
在兴庆区掌政镇的工会微驿站里,十多项免费服务成了户外劳动者的“清凉补给站”。冰镇绿豆汤和西瓜随取随用,手机充电区解了燃眉之急,应急药箱备着安心。一位满身尘土的快递员灌下一大碗绿豆汤,长长舒了口气:“这地方就是路上的家,歇个脚,回回血,又能跑上半天。”
文昌路街道工会的拉面馆前,横幅在热风中轻扬。刚送完早高峰订单的外卖小哥接过一碗热腾腾的拉面,疲惫一扫而光:“赶单常顾不上吃早饭,这碗面下肚,身上暖了,心里更暖!”驿站外,义诊医生耐心询问着网约车司机的血压状况,牛奶、毛巾等组成的“清凉礼包”递到手中,让奔波的身影多了份踏实。
从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到贺兰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的清凉足迹覆盖了快递员、环卫工、交巡警、保安等万千户外岗位。怀远路街道工会甚至创新推出“清凉+安全”双服务,现场宣讲中暑急救知识,设立“心愿收集站”倾听职工心声,当场协调解决饮水点增设问题。环卫工李大姐感慨:“工会不仅送清凉,更让我们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
在重大项目工地上,另一场关乎发展与安全的“清凉保卫战”也同步打响。灵武市委书记李伟带队深入光伏、煤电等重大工程现场,将关怀直接送达一线建设者。
“炎炎夏日里,这份关怀比西瓜更解渴!”工人们朴实的话语道出心声。慰问组仔细查看工地作息安排与防暑措施,反复强调:“科学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完善防护设施,强化安全培训,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华润雪花啤酒宁夏工厂的车间热浪袭人,工会“送清凉”小组深入包装、酿造等高温区域,递上冰镇饮料、西瓜与藿香正气水,叮嘱安全。在送去硒砂瓜之后,金昱元集团固原基地工会再次为职工送去1400箱杞效饮品和宁夏老酸奶,一波波慰问诠释着“把职工安全放首位”的承诺。一位工人抱着成箱的饮品咧嘴一笑:“公司想着咱,干活心里踏实,这汗流得值!”
从兴庆区本级投入60万元,到贺兰县机关产业工会筹措8万元专项资金;从惠农区为270余名环卫工人递上清甜的西瓜,到红寺堡区在四大核心驿站日日熬煮免费绿豆汤——每一份物资背后,都是“娘家人”在高温下为劳动者撑起的“遮阳伞”。
大武口区工人文化宫工会驿站,成了另一处清凉与温情交织的港湾。免费理发让18位职工焕发新颜;普法宣传现场解答120余人次劳动权益疑问;爱心互献区里闲置衣物流转着暖意;清凉区的西瓜更让环卫工与外卖小哥们甜在嘴里、暖在心头。
“工会驿站,真成咱的‘家’了!”一位刚理完发的老师傅照着镜子笑道。驿站里人来人往,西瓜的清甜混着绿豆汤的香气,劳动者们短暂卸下疲惫,共享这份夏日独有的温情。
一份冰镇的西瓜,一碗热乎的拉面,一处能歇脚的驿站,一次专业的法律咨询,一句“注意安全”的叮咛——这些看似微小的清凉与关怀,为烈日下的坚守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当汗水浸透工装,当烈日炙烤脊梁,从银川到石嘴山,从吴忠到固原、中卫,一片片“绿荫”正接力落下。它不仅缓解着身体的酷热,更在无声宣告:每一滴为城市运转、为发展加速而流淌的汗水,都值得被珍视、被呵护。
这或许就是“送清凉”最深的含义——它送去的不仅是防暑物资,更是对平凡劳动者的尊重,是对“劳动创造价值”最朴素的礼赞。(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 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