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丁炜勇 李东 文/图)“你看这20只肉鸡多精神,养大了既能自家吃,卖了还能添笔收入!”宁夏隆德县陈靳乡高阳村村民李凤琴笑呵呵地指着院里叽叽喳喳的鸡群对记者说道。
近日,陈靳乡为低收入家庭发放的700余只“增收鸡”,成为乡亲们眼里的“致富宝”,也拉开了该乡多元增收体系的序幕。
产业帮扶是陈靳乡助农增收的“主引擎”。针对无劳力、弱劳力家庭,除了发放“增收鸡”,乡里还对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联农带农、代耕代种等模式,将低收入家庭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更是当起了“推销员”,跑市场、拓渠道,让农产品卖得更远、价钱更好。
据介绍,今年以来,陈靳乡从全乡项目建设中筛选出泥瓦工、保洁员等岗位,精准推送给低收入家庭,已帮助40户实现就近务工,户均增收3000元至5000元。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体,乡里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用政策温度筑牢民生底线。
从“增收鸡”托底到产业链赋能,从岗位推送增收到社保兜底保障,陈靳乡正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织密低收入群体的“增收网”,让每个家庭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都有奔头、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