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核心区的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只见一条柏油路南北纵贯全镇,沿路两侧商铺林立、行道树郁郁葱葱,私家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小商贩推着三轮车卖玉米,热热闹闹的乡村氛围烘托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路网延伸,产业路、致富路交错纵横,一辆辆货车满载着菌菇、特色蔬菜及葡萄酒等,从闽宁镇出发,运往全国各地。
乡村要振兴,交通要先行。近年来,永宁县交通运输局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目标,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永宁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走进原隆村宁闽原农业合作社的蘑菇大棚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摆放,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的清香。原隆村立足资源禀赋,把菌菇特色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村民既能学习种植技术,又能在家门口获得稳定收入。
“以前我们只能趁农闲外出打零工,如今在家门口的温棚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完善,很多企业也看准这里的勃勃生机,前来开荒种‘金’。”宁闽原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冯秀清说。
作为永宁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示范点,自2023年起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实施以来,永宁县交通运输局锚定提升农村公路路网质量、提升农村公路安保能力、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沿线农民就业增收主体任务,在闽宁镇大力实施交通运输项目,共实施路况提升项目10个、合计里程92.73公里,共计投入资金5304.49万元。闽宁镇现已实现常住人口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MQI)达到85%。
“通过近年来在闽宁镇实施的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群众出行提供了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原银公路、立兰产业园路的完善让原隆村有了肉眼可见的发展和变化,2024年,闽宁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万元。产业也从单一的养殖业和种植业,扩展到服装制作、葡萄酒经营、农产品培育等多个产业。同时,闽宁产业园3条主要道路,为各企业的物流通畅、群众就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永宁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郭斌表示。
在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闽宁镇原隆村村民马燕和姊妹们正在直播带货。在闽宁镇,不少“留守主妇”加入“巧媳妇”直播带货团队,成为“乡村主播”。闽宁禾美帮扶车间自2019年创立,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电商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商帮扶示范基地。车间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培育闽宁农产品品牌,培养技术人才,带动移民增收致富,助推原隆村产业兴旺。
“这些年我们不仅自己买了小汽车,还通过四通八达的道路和物流,让宁夏尤其是闽宁镇的优质产品走出去,把福建的优质产品引进来,实现闽宁协作真正意义上的互利互惠。”马燕说,2024年10月,“巧媳妇数字乡村助力弱势群体发展——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案例”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闽宁禾美”模式已在陕西、内蒙古、青海等省份成功复制。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怀抱中,立兰酒庄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闽宁镇这片热土上,以其对葡萄酒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实践,成为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公路四通八达,我们的美酒也将通过路网,发往更远的远方。”立兰酒庄董事长助理马成云说,在葡萄酒产业发展过程中,高质量的交通道路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七分种植,三分酿造,一款葡萄酒品质的高低,七分的决定因素是在地里面,采摘时节争分夺秒,要把葡萄以最快的速度从田间地头转运到车间。如果路况不好,转运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都会对葡萄产生二次污染,影响品质。
改善路容路貌,完善公路附属设施,优化路网结构,着力打造良好的公路交通环境,一条条“美丽农村路”带动了闽宁镇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永宁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郭斌表示,目前已制定计划,下一步将在闽宁镇地区实施贺兰山东麓闽宁产业园道路工程、西环路改造项目等,概算总投资13058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更进一步对闽宁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经济发展、物流贸易、群众就业、交通出行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通过持续推进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力争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