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银川市金凤区宁安社区的便民食堂已热气升腾。志愿者小心将一份份营养餐食装入保温箱,送往辖区老人的家中。“70岁以上老人的助餐补贴是慈善基金支持着哩!”送餐员一句朴实的解释,道出这日常烟火气背后的温情支撑——宁安社区慈善基金。它正以无声的力量,精准滴灌着辖区14512名居民的急难愁盼。
社区党委书记王瑞清晰地记得2022年那个起点:“在银川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我们发动辖区共建单位、党员和居民,现场筹集了28000元‘种子资金’。”涓涓细流自此汇聚,源自五大活水:社区自营服务反哺、爱心企业与居民捐赠、党建共建单位认领服务、党员定向捐助,更有慈善总会的配捐激励。每一分善款流向,皆在严格监督机制下清晰可见。
在“公益大课堂”的教室里,志愿者老师惠露娜正热情洋溢地给孩子们上英语课。“很多孩子需要被托举。”志愿者教师惠露娜动情地说,“慈善基金和社区平台,就是那道‘爱的阶梯’,让他们轻松实现舞台梦,也让家长以最小负担托起教育希望。”如今,公益课堂已从寥寥数种扩展到11门课程,成为社区困难家庭儿童心中不灭的灯塔。
基金之“活”,更在于它撬动的不只是帮扶,更是内生动力。针对就业困难女性,“妈妈岗”手工坊应运而生。40余人通过基金支持的技能培训重拾信心,其中15人稳定就业,月入3000元左右。“以前愁生计,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顾家!”一位“妈妈岗”成员笑容舒展。社区慈善基金以小微项目精准发力,将受助者转化为服务者,形成“助人自助”的温暖闭环。
从特困低保户到独居老人,从困境儿童到残疾群体,社区慈善基金的触角深入社区最细微的褶皱。它支持“孝亲服务队”风雨无阻送餐上门,累计服务逾1.4万次;为孤寡老人安装无障碍扶手;为贫困学子点亮求学之路……每一笔支出,都精准回应着居民档案中密密麻麻的迫切需求。
在社区活动室,王瑞展示了未来的蓝图:通过构建“党建+五社联动”服务圈的模式,让慈善基金项目化运作;“诚信之星”积分可兑换“平价超市”服务,形成资源互换的善循环;“红色旋风”群防群治等项目,正吸引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共建。社区慈善基金,如同一股持续奔涌的活水,悄然溶解基层治理的坚冰。
当夕阳为社区镀上金边,便民食堂的灯光次第亮起,舞蹈教室的童声依稀可闻,手工坊的巧手仍在忙碌。宁安社区慈善基金这眼“清泉”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孤岛连成大陆,将微光汇成星河——小慈善滋养大民生。社区的温度,就在这一粥一饭、一技一能的托举之间恒久流淌。(宁夏新闻网记者 朱敏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