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社保新解法为灵活就业者筑牢保障基石
2025-08-13 08:19:00   
2025-08-13 08:19:00    来源:宁夏新闻网

  深圳龙华区暖蜂驿站里,兼职骑手张珏对着计算器反复核对:按最低缴费基数参保,每月个人需缴898.4元,平台补贴50%后实付449.2元。“一年能多攒5000多块,缴社保终于不心疼了。”这句朴实的感慨,道出了千万灵活就业者的心声。美团在五城试点的养老保险补贴政策,正以制度创新破解新就业形态的保障困局,为社保改革提供着宝贵的实践样本。(8月11日《工人日报》)

  这项政策的突破性在于打破了灵活就业者参保的三重枷锁。其一,突破劳动关系桎梏——无需签订劳动合同,只要正常接单即可享受补贴,直击平台用工“非标准劳动关系”的认定难题。其二,突破地域限制——无论户籍归属,在哪跑单就在哪参保,化解了流动人口“缴费易、转移难”的痛点。其三,突破形式束缚——不设单量门槛,专送、众包骑手一视同仁,避免了“以单量定资格”的隐性歧视。这种“零门槛”设计,让社保从“奢侈品”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必需品”。

  政企协同的保障模式更具深意。平台承担50%缴费补贴,与全国17省市推进的“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形成政策合力。骑手参保率的提升,印证了“政府定规则、企业担成本、个人享权益”模式的可行性。这种探索超越了单纯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构建起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型劳动保障体系——平台不再仅是交易撮合者,更成为权益保障的责任主体,为行业治理提供了范式参考。  

网络图片

  保障网的织密正在重塑就业生态。骑手阮清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以前总怕老了没着落,现在每月少缴几百块,缴社保反而成了习惯。”种心理转变背后,是职业安全感的提升。职业安全感提升带来的,必将是骑手留存率的提高,这也间接说明社会保障正成为稳定就业的“黏合剂”。当50万骑手被率先纳入保障体系,不仅缩小了灵活就业与正规就业的权益差距,更强化了“就业蓄水池”的社会功能,为经济波动期的就业稳定提供了缓冲。

  政策走向普惠仍需破解三重挑战。补贴可持续性首当其冲,单一企业承担长期补贴难以为继,需探索“政府补贴+平台分担+个人缴纳”的多元机制。覆盖范围有待拓展,现行“近6个月有3个月达标”的条件,仍将收入极不稳定的骑手挡在门外,弹性化的缴费基数调节机制亟待建立。保障维度需要延伸,养老保险之外,职业伤害保险、医疗保险等“刚需”保障仍存短板,需构建险种互补的完整保障网络。此外,跨平台、跨职业的社保权益衔接,也需要前瞻性的制度设计。

  从深圳驿站里的计算器到千万骑手的保障账单,这项政策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减轻当下负担,更在于重构灵活就业的未来预期。当平台力量与政策创新深度融合,当社会保障网真正覆盖到每一个奋斗者,灵活就业才能从“过渡选择”变成“稳定职业”,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保障。这既需要企业持续发力,更呼唤制度创新接力,让每一份努力都能收获稳稳的幸福。(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关育兵)

【编辑】:任岚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