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银川市兴庆区新华街街道富华社区的志愿者们准时出现在居民楼院里,为独居老人送去“生活爱心包+”物资,米、面、油和牛奶整齐摆放在桌前。老人们笑容满面,握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这样的画面,正是富华社区“慈善+社会救助”模式的生动注脚。
富华社区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76人。2022年9月9日,社区慈善基金正式成立。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慈善+社会救助”机制,提出“153慈善”工作法:搭建一套组织架构,培育“五心”载体,打造三个服务品牌,形成“党建引领、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参与”的慈善格局。
织密保障网,聚焦“一老一小一困”
富华社区以基金为纽带,分层分类帮扶,精准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通过“三色”联盟,累计链接米、面、油等物资价值2.9万元。
在“周三温情计划”中,社区为困境儿童、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等55户家庭送去爱心物资,总价值1.6万元。儿童关爱行动中,联合社会各界为困境儿童募集书籍146本、衣物379件、音响1台,并通过多渠道筹款1710元,用于患白血病儿童的治疗。
同时,162名义工每周三上门服务,陪伴聊天、清洁卫生、环境整治,累计服务时长超700小时,让关怀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创新“慈善+”,激活社区动能
社区慈善不仅是捐赠与帮扶,更是治理创新。富华社区持续开展“相约驿站里 服务零距离”公益大集,累计举办10期。提供义诊、义剪、磨刀、法律咨询等服务,免费磨刀620余把,义剪和按摩各惠及160余人。
在助农便民大集中,社区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累计帮助农户销售5000斤芹菜,解决了销路难题。
结合“红脚丫课外实践基地”特色品牌,社区与幼儿园、小学联合开展亲子跳蚤市场2期,1600余人参与,现场孩子们义卖、以物易物并捐款350元,让慈善理念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慈善文化浸润,幸福触手可及
在富华社区,慈善不仅是一项制度,更是一种文化。社区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常态化发动居民、商户、企业和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形成服务合力。
在这里,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涵盖生活、健康、教育等多样化“服务套餐”。慈善与社会救助深度结合,不仅守住了民生底线,更让居民切身感受到社区的温度与力量。
社区门口的广场上,孩子们在嬉笑奔跑,志愿者在义诊台前耐心解答,老人们在家中享受着便捷服务。涓涓善意汇聚成暖流,构筑起社区治理的新格局。富华社区正用一份份慈善基金和一次次真情陪伴,把幸福画卷铺展在居民生活的点滴之间。(宁夏新闻网记者 朱敏 实习生 王笑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