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石炭井的“变形计”:当老矿坑长出新故事
2025-09-16 18:29:24   
2025-09-16 18:29:24    来源:宁夏新闻网

  您去过石炭井吗?不是记忆里那个煤灰飞扬的矿区,而是如今刷爆朋友圈的“工业风打卡地”。这座曾被称为“西北小上海”的百里矿区,录音机、电视机、喇叭裤的潮流从这里风靡。13万人在红砖房里创造过宁夏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的工业传奇。

  过去石炭井的GDP靠挖了多少吨煤,现在靠多少游客为工业记忆买单。这种转变藏着个硬道理——资源会枯竭,但人的智慧不会。

  当运煤铁轨变成观光轨道,当废旧厂房变成光影剧场,本质上是把“卖资源”变成“卖故事”,把“拼产量”变成“拼创意”。

  就像石嘴山打“六个攻坚战”里的“产业升级攻坚战”,石炭井就是活教材。老工业城市要突围,就得像矿工打隧道一样,在创新里找新出路,让工业遗产成为发展资本。

  说到底,石炭井的转型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一个小镇的变形计,更是整个石嘴山,乃至西北老工业城市的倔强——不躺平、不摆烂,把“老底子”变成“新筹码”,让“工业锈色”染上“创新亮色”。

  这种从“挖煤”到“挖故事”的跨越,何尝不是咱们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最接地气的探索。

  从贺兰山“卖煤炭”到“卖环境”,从工矿岁月到光影时代,石炭井的万里归途从来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让记忆成为未来的引擎。当每一道煤痕都化作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语言,这座小镇的蜕变诠释了复兴的深层含义——是生态的涅槃重生,是精神的璀璨绽放。

  文案:马媛媛 北方民族大学2024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

  拍摄制作:高雅 北方民族大学2024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张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