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筑牢生态保护司法屏障
2025-09-18 22:46:19   
2025-09-18 22:46:19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琴 文/图)9月18日,宁夏生态环境厅、宁夏自然资源厅、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宁夏公安厅、宁夏检察院、宁夏高级人民法院,银川市人大、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环境资源领域专家学者来到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观摩了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及修复示范点,通过查看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环资审判“补植复绿”现场,聆听讲解,深入了解银川铁路运输法院集中管辖环资案件以来,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治理的工作成果。

  2021年10月,被告人马某在未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砍伐了其购买的新疆杨503棵,经鉴定林木蓄积量为112.25立方米,数量巨大,构成滥伐林木罪。2024年6月,银川铁路运输法院判处被告人马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5000元,同时与被告人马某签订补植复绿协议书,规定被告人马某在灵武市白芨滩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及修复示范点扎草方格子防风固沙的基础上,完成20亩灌木林的种植。银川铁路运输法院通过此案,引导当事人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修复义务。为环境资源案件提供了可复制的审判模式,强化了司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负责人的讲解中,大家了解到,这里曾经是荒芜的茫茫沙漠,自1953年起,三代白芨滩人坚持不懈与沙漠抗争,累计治沙造林7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生态安全,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观摩结束后,大家来到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学教育中心,参加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组织召开的“凝聚法治力量,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司法屏障”为主题的环境资源审判理论与实务座谈会。

  座谈会上,银川铁路运输法院通报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分析了当前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布了《环境资源审判绿皮书》。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自治区公安厅环食药总队、自治区林草局、银川铁路运输检察院有关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为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建言献策。

  在深入交流中,与会各方达成共识,明确人民法院与行政执法机关、科研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要持续强化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优化审判组织体系,加大审判队伍专业化培训,打造一支既懂法律又熟悉环境知识的审判力量。持续健全跨部门沟通协作机制,畅通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和执法司法衔接渠道,完善联席会议、专题会商、联合调研等机制,构建多元共治大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宁夏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杨洲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