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海原幸福社区:4404名移民群众的“幸福答卷”
2025-09-19 12:25:46   
2025-09-19 12:25:46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李瑶 文/图)9月17日,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统战部主办的“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海原幸福社区。这个海原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汇聚了来自15个乡镇、83个行政村的1064户4404名各族群众。六年来,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出“感恩、认同、文明、法治”四位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径,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幸福答卷”。

  每周三下午5点半,放学铃声响起,12岁的女孩马燕和她的同学们便直奔社区的南溪书院。这个由会议室改造的书法课堂,已成为各族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乐园。

  “横要平,竖要直,就像我们各民族要心连心。”此时,“化身”书法老师的社区驻村第一书记仇建国的比喻,让孩子们会心一笑。书院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课程:少年班学楷书打基础,成人班练隶书强功底,老年班习行书养心性。两年间,125名学员从“零基础”成长为能独立创作的书画爱好者,他们的作品连续两年走进工厂、乡村,送出春联16000余副。

  “幸福绣坊”作为非遗传承平台,让社区妇女、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田花正在指导几位姐妹制作“石榴籽”刺绣杯垫:“色彩过渡要自然,象征我们紧紧相拥。”通过与企业合作,这些绣品变成商品,带动30余名妇女、15名残疾人增收,月均800元至1500元。

  每逢传统节日,南溪书院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的大舞台。春节的“民族服饰秀”上,136名各族妇女身着盛装,展示刺绣、剪纸等技艺;端午节的“粽艺比拼”中,汉族刘大妈教回族姐妹包三角粽,回族姐妹则分享油香的制作秘诀。“现在我家待客,既有粽子又有油香。”马小艾笑着说。

  在社区儿童之家,孩子们的画作《我眼中的家乡》贴满展墙,长城、天安门跃然纸上。通过“七彩课堂”等活动,各族小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用画笔描绘心中共同的中华家园。

  走进幸福社区服务中心,一面实时更新的“文明积分榜”格外醒目。居民田某发的名字旁标注着“+20分”,备注栏写着“主动清理楼道小广告”。

  “可别小看这积分,1分抵1元钱,能兑换米面油。”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创新推行“积分超市”机制,将文明行为、公益服务量化为具体分值。两年来,共开展积分活动50余场,参与居民1860余人次,累计兑换积分2.8万分。

  “小积分”催生“大变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区乱扔垃圾现象同比下降62%,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居民还自发成立了环境监督队、文艺宣传队等7个自治组织,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春节期间,社区举办的“同心筑梦迎新春”活动吸引了1500余名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包饺子、看表演、写春联,共叙邻里情。此外,社区还组建了培根铸魂、培文助融等4支志愿服务队,开展“邻里集市”等活动230余场,累计资助大学生139名,帮扶困难群众1500余人次。

【编辑】:杨洲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