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王莹 文/图)9月21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博物馆,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影响,揭秘庙底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根脉地位,构建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发达的制陶工艺为人熟知;而庙底沟文化作为仰韶文化鼎盛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达到了史前彩陶艺术发展的巅峰。
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基本陈列《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以严文明先生的“重瓣花朵式”为理论依据,以历史发展轴线为顺序,展览面积5473平方米,展出文物3344件(套),分为“鸿蒙初开、乾坤始奠”“百卉含英、花萼相辉”“芳花未央、永续华章”三部分。其基本陈列主要以文物藏品为基础,使用多维通道、动画、投影、互动装置、可触摸式透明数字屏、裸眼3D等国内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手段,既生动又科学地讲述了仰韶时代遥远而神秘的故事,活化了仰韶先民们的生活场景,描绘了新石器时代人们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演绎了史前中国的第一次艺术浪潮。
展览中,镇馆之宝月牙纹彩陶罐让媒体采访团印象深刻。这是仰韶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最精美的一件器物,也是唯一一件完整的器物。器身绘制的14个月牙纹样,反映出当时的生产生活和艺术想象力。据专家分析,当时的人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天文知识,并出现天文崇拜的现象。纯手工绘制的花瓣纹彩陶制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庙底沟文化最具标识性的纹饰,代表庙底沟人共同的审美倾向,达到了史前彩陶艺术的顶峰。
庙底沟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分期的标尺,是华夏文明有序传承的有力证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源地。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不仅是三门峡市依托资源优势,推进黄河文化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也将成为三门峡市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