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0日,我们又迎来了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这一庄重的仪式,承载着我们对英雄烈士的深切缅怀,也彰显着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坚定决心。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纪念,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14年浴血奋战,超过3500万人伤亡,中国最先点燃反抗的烽火,构筑了最坚固的东方堡垒,有力配合与策应了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还参与建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不禁为先烈们的英勇无畏而动容,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设立烈士纪念日,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的功勋彪炳史册,精神永垂不朽。以国之名褒扬纪念烈士,是对他们的最高敬意,也是在向全社会传递尊崇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强烈信号。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如火炬、如灯塔,激励亿万人民砥砺前行,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程,还能让尊崇捍卫英烈的价值导向更加深入人心,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英雄并没有走远,精神光耀千秋。英雄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战斗至最后一刻,胃里只有草根棉絮;狼牙山五壮士宁跳悬崖不降敌寇,用青春热血书写忠诚篇章。这些英雄事迹,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彰显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今天,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这种坚韧不拔的牺牲奋斗精神。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着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承和发扬英雄主义精神尤为重要。它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在遭遇挫折时勇往直前,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迎接各种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我们要把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化作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永远铭记英雄烈士的牺牲和奉献,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将其融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在科研攻关的前沿阵地,还是在保障民生的日常岗位,我们都要以英雄为榜样,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同时,我们也要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史为鉴,反对任何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错误言行,捍卫历史的真实与尊严,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致敬英雄,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致敬英雄,就是致敬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让我们以烈士纪念日为契机,传承和发扬英雄主义精神,砥砺前行,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