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宁夏的国庆中秋双节活动简直让人挑花眼!26场次自治区级活动,46场次市级活动,119场次县区活动,21场次演唱会、音乐节、美食周等,涵盖文旅重点消费领域、节庆演出、体育赛事、农特产品展销、乡村文旅体验等。不得不说,宁夏前不久刚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优做强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宁夏的文旅产业持续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10月6日晚,“金秋揽月乐兴庆”主题活动在银川玉皇阁精彩上演,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视觉冲击的文旅盛宴。活动当晚,“盛世华诞·梦回兴庆”沉浸式演绎与“天幕为卷·汉印千年”无人机烟花秀同步上演,共同呈现古城新韵,让“双节”文旅热度持续升温。宁夏日报记者 左鸣远 摄
首先是消费模式的转变。相对于汽车、家电、日用品这样的实物型消费,宁夏的重点开始转向服务型消费。在文旅这个大框架下,演唱会、体育赛事、节庆演出等,将居民的享受型消费,从实物层面过渡到精神追求上。显然,这种从“买好”到“玩好”的叠加态,让消费市场更加多元化,更适应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包括消费体验的升级,情绪价值的释放,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的激活,让服务型消费更具潜力,消费者参与其中的主动性更加强烈。而这往往是一个地方“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考验的不仅是重资产的投入,更有软实力的锻造,值得长期观察。
其次是产业和城乡融合。文旅产业不仅是文旅部门,还包括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林草等职能部门,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次的双节活动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一二三次产业的资源被集成调动,城市和乡村的有效互动被持续强化。在白芨滩防沙林场,林下作物产量自然下降之后,服务于城市消费人群的露营和生态教育,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妙选银川”为代表的各地公域品牌,将特色产品的生产制造、商业运营和文创化营销结合在一起。他们共同协作,与商业综合体等资源,共同搭建起了丰富的消费场景,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更为创业创新者带来全新舞台。
最后,需要重点观察的是,文旅市场的产品供给,是否向着高质量、高品位的方向发展。从今年的双节全区五市的文商旅举措来看,宁夏的全域旅游正朝着精耕细作、以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优势产业、新生活方式的融合方向发展。比如:银川市围绕“乐购银川”“畅游银川”“悦动银川”“妙选银川”“微醺银川”五大方向,主打都市休闲游;石嘴山市打造“速度激情+工业情怀+民生实惠”,主打工业遗址游;吴忠市以第五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为核心,打造“美食牵引、美景联动、体验升级”的假日消费场景,主打美食观光游;固原则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推出系列文化活动,主打红色游览;中卫市依托大漠、黄河、星空三大核心资源,主打沙漠度假游。当然,最后的答卷如何,这需要文旅消费市场的参与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在创新上下功夫。(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黄小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