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谢丹)近期以来,我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多,土壤含水量基本饱和,叠加近期中南部地区持续出现降雨,引发山体滑坡的风险显著增加,近期已出现类似危险案例,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群众该如何识别山体滑坡前兆、科学避险?10月21日,记者就此专访了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地质灾害救援处专家。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地质灾害救援处工作人员曾鸣介绍,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结构面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更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山体滑坡发生前,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明显征兆。”曾鸣提醒,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居民要特别注意观察坡体前缘是否出现横向、纵向裂缝或土体隆起。滑体后缘裂缝是否急剧加宽延长,有无新裂缝产生,斜坡上部是否出现小型塌滑。同时,要留意周边水位是否突变,以及树木和房体结构是否变形。这些迹象都可能是山体不稳定的前兆。
“我们在日常排查中发现,我区公众对山体滑坡的认知普遍存在五大盲区:过度依赖经验、低估降雨威力、忽视灾害滞后性、对人类活动影响认识不足以及避险方向错误。”曾鸣呼吁广大群众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因“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从没出事”就放松警惕。
对于发现险情后,群众应如何科学避险?曾鸣给出了“三及时”的建议:及时报告,立即向村(社区)或自然资源部门详细说明情况;及时转移,听从统一指挥有序撤离,若前兆明显却尚未组织转移,应果断自行撤离,撤离后险情没有根本解除前切勿擅自返回;及时准备,提前备好应急包,内含手电筒、哨子、饮用水、急救药品等必要物资。
“当身处危险区域,滑坡即将或正在发生时,正确的应对方式至关重要。”曾鸣介绍,首先要牢记“向两侧逃离”,垂直于滑坡运动方向往两侧高地逃生,切不可顺坡或逆坡奔跑。同时,要避开陡坡、悬崖、河道和建筑物密集的洼地。若确实无法逃离,应就近躲在结实的障碍物后或抱住大树等固定物。一旦被埋,要尽量蜷缩身体,双手护住头部和胸腔,危险过后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并注意保存体力。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再次提醒,当前我区仍处于地质灾害易发期,广大群众应掌握识灾避险知识,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