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讲课,我们来‘破案’!”近日,宁夏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长城中路派出所民警马馨怡联合社区志愿者,到辖区小学为孩子们送去干货满满的安全课。她有趣的开场白瞬间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

这是银川市公安局“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的缩影。近年来,银川市公安局将法治公安建设作为“根基工程”,置于全局性、系统性、基础性地位,探索出一条兼具力度、精度与温度的法治公安建设新路径,让平安成为银川最动人的“名片”。
“如我在案、如我在办”——两年前的那场大讨论,将这八个字深深烙入每名银川民警的心中。它要求民警在处置每一起警情、办理每一起案件时,都能进行“角色互换”。2023年以来,银川市公安局创新开展“如我在案、如我在办”大学习大讨论,组织培训80余次、参训人数1500余人次,执法效率稳步提升。

理念的革新需要坚实的机制保障。在银川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信息采集、候问看管、送押起诉等环节可一站式办理,案件办理时间平均缩短10个小时。
银川市公安局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集成刑侦、网安等警种力量,组建了35人的专业管理团队,设置了办案、监督、涉案财物等功能区,并配备了鉴定、翻译、律师会见等席位,实现了对执法办案全流程的“流水线”作业与“闭环式”监督。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银川市公安局出台执法勤务标准指引,内容涵盖现场处置、警情应对等全流程,为一线执法提供了清晰、统一的规范。

为确保执法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银川公安打出了一套监督执纪“组合拳”,扎紧“制度笼子”。他们全面推行执法办案关键环节“电子告知”和“阳光告知卡”制度,案件进展通过电话、微信等主动告知当事人,变“被动查询”为“主动告知”。同时,他们创新实行相关案件、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三色”预警管理,严格落实警情日清零、案件月清仓、问题季清底的“三清”机制。此外,银川公安还建立执法质量“交叉互检”和“法制+信访+督察”协同机制,每月抽评重点警情案卷,对执法过错和违纪问题“零容忍”,执法质效显著提升。
2025年以来,银川市公安局以“全民参与、多元共治”为理念,以“创新宣传模式”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法治宣传活动,为平安银川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日前,银川市公安局开展“阳光下的守护——‘塞上枫桥’新警务”融媒体直播活动,吸引了500余万名网友在线观看。这种“线上+线下”的法治宣传机制,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到“全民参与”的转变。2025年以来,银川市公安局“阳光下的守护”系列法治宣传活动覆盖群众超过60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群体超50万人次。(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俊 图片由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