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泠然 文/视频)10月30日9时至10时30分,红寺堡扬水首级泵站相继开启3台机组,滔滔黄河水如约而至,以11.49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流向旱塬,拉开了红寺堡扬水灌区冬灌生产序幕,将通过20天运行,为灌区人畜饮水、作物越冬等提供可靠水保障。
冬灌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具有储水保墒、压盐治碱、改善土壤质地、减少病虫害、减轻风蚀等作用,是保障灌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年冬灌,红寺堡扬水工程计划引水2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1万亩,为人畜饮水、调蓄水池、特色养殖、特色产业等需水领域供水1200万立方米。
“提前一个月便启动筹备工作,9月中旬起,水管人员深入灌区各镇村,对干渠直开口实际控制灌溉面积逐一复核,摸清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产业种植分布,为供用水计划制定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同步抢抓停水‘黄金期’,完成所有泵站机电设备检修、渠道清淤及测控一体化闸门调试,对鲁家窑、乌沙塘等水库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消除潜在隐患,确保工程以最佳状态投入冬灌。”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灌溉调度科负责人陈龙介绍。
此次冬灌,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持科学调度,在保障基本农田灌溉的同时,优先向人畜饮水、调蓄设施蓄水、特色养殖、设施农业和葡萄、枸杞、黄花菜等作物提供越冬用水,持续做好设施农业蓄水和人畜水库储水,保障灌区群众今冬明春生产生活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