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闫文丽 文/图)11月6日,记者从银川市民政局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民政局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让社会救助服务更加贴心、便捷、高效,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银川市依托智能监测平台,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通过6大类102项预警指标,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新纳入保障对象3741人,确保困难群众“一个都不掉队”。
据了解,银川市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面上调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76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605元,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995元。这次调标让城乡困难群众都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生活更有保障。
如今在银川,申请救助更方便了。困难群众只需要带身份证和授权书就能办理,再也不用为繁杂的材料发愁。全市推广的“救助通”微信小程序,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申请,还能随时查询办理进度,真正实现了“指尖办、随时办”。

通过数据共享和部门联动,救助办理速度也大大提升。系统会自动提醒办理进度,让群众不再为“办到哪里了”而操心。截至目前,全市已为8000多名防返贫监测对象建立档案,并对3000多名困难群众落实了各项救助政策。
银川市组织工作人员走进社区、深入家庭,用“铁脚板”丈量民情,用“大数据”精准帮扶。今年以来已走访百余户困难家庭,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困难。
在落实好基本生活救助的同时,银川市还特别关注群众的具体需求:发放临时救助金1328万元解群众燃眉之急,发放助学金118万元圆学子求学梦,提前发放518万元取暖费让群众温暖过冬。这些贴心举措,让救助工作充满了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