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俊 文/图)11月7日至9日,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暨第三届新型犯罪治理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在银川市举行。活动旨在共同探讨新型犯罪治理路径,汇集实战经验,形成应对新型犯罪的对策,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

此次研讨活动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侦查研究实训基地联合主办,银川市公安局承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以及各省属公安院校的15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宁夏公安厅副厅长、银川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张天喜在侦查学研讨活动上致辞时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犯罪加速向网络蔓延,电诈、跨境赌博与黑灰产复杂化,传统侦查面临严峻挑战。银川公安在部厅和区市党委领导下,推进数据驱动与多警种联动,构建情报引领、模型驱动的新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协同,推动侦查工作精确高效发展,实现电诈、盗窃等案件同比明显下降。

专题报告中,银川市公安局副局长苏波以“在大数据赋能侦查治理现代化实践中,开创银川公安新局面”为题,分享了在大数据赋能侦查治理现代化方面的“银川实践”。来自学术界与侦查实务界的14位专家学者围绕“侦查学研究”“现代侦查技战法研究”“新型犯罪治理研究”和“青年论坛”四个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与交流。

本次研讨活动共征集2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56篇论文结集出版,形成了《侦查论坛》(第21卷)。经过初评和终评程序,最终评选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3篇、三等奖论文4篇。

研讨活动期间,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经与会代表举手表决,审议通过了增补常务理事、理事人选。经过理事会审议,徐永新等10名同志增补为理事会常务理事,陈尚坤等5名同志增补为理事会理事。

本次研讨活动凝聚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聚焦侦查理论与侦查实务的前沿热点问题,为推进侦查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和侦查工作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为全面提升侦查工作新质战斗力注入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犯罪加速向网络蔓延,电诈、跨境赌博与黑灰产复杂化,传统侦查面临严峻挑战。银川市公安局在部厅和区市党委领导下,依托“西部数谷”算力优势,以大数据中心建设为牵引,推进数据驱动与多警种联动、数据赋能与侦查实战、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全域感知、精准预警、智能防控”的新型违法犯罪治理体系。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银川公安创新情报引领的预警研判机制和全链条技术反制模式,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截至10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