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祁瀛涛)日前,记者从宁夏人民出版社获悉,长篇小说《陇山塬》自5月21日由电子书转为纸书正式出版以来,短短数月纸书销量达1005本,跻身传统图书销售前列。这部扎根宁夏陇山地区的乡土文学作品,通过“数字转纸书”创新模式实现全渠道传播,成为宁夏文学走向全国的标志性案例。
《陇山塬》以宁夏南部山区百年城乡变迁为背景,通过赵氏兄弟的命运沉浮,展现西部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作品自2023年入选全国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与开发平台后,便开启“电子书先行、纸书跟进”的出版实验。其电子版经“国版链”登陆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有声版成为平台VIP专属内容;国际版由英国比尔森出版社发行,覆盖欧美13国书店。2025年4月,国家出版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线,《陇山塬》作为首批“数字转纸书”标杆作品,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依托平台版权优势转化出版,形成“数字反哺实体”的独特路径,满足读者实体书收藏需求的同时,构建起全渠道销售网络。
纸书发行后,宁夏人民出版社联合多渠道打造立体推广体系,推动作品破圈传播。实体书店方面,银川书城、鼓楼店等核心门店上架新书,并通过作家分享会吸引读者参与。电商平台则结合“乡村振兴”主题推出限时优惠,当当、京东等主流平台设立专题页面,带动销量环比增长40%;孔夫子旧书网补充二手交易需求,满足多样化阅读选择。国际市场同步发力,通过亚马逊中国、Scribd学术平台等渠道,纸质书及电子书进入全球华语读者视野,形成跨地域传播矩阵。
作品的热销源于文学深度与社会价值的共振,其口碑与销量实现双赢。中国作协评价《陇山塬》“超越传统乡土文学的伤痕叙事,以文学重构西部精神原乡”,中国作家网称其“让读者触摸到西部乡土的肌理,感受到文化根脉的绵延”。读者在豆瓣打出8.3高分,微信读书推荐值近70%,留言称“仿佛置身陇山塬,与人物共命运”。《人民日报》《宁夏日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赞其为“宁夏文学出版创新典范”,认为作品以建堡子防土匪、熟制羊皮成衣等细节还原民俗图景,通过赵氏兄弟“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进城追梦”的对比,折射时代变迁中普通人的精神成长。
《陇山塬》的成功为作者张少强与宁夏人民出版社带来双重机遇。张少强凭此入选全国“新锐作家库”,荣获“全球影响力华语作品奖”及“成就作家奖”,并加入宁夏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文学道路愈发宽广。宁夏人民出版社则通过“数字转纸书”模式,探索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的新路径,为本土文学传播提供可复制经验。如今,纸书销量突破千本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宁夏文学创作实力与出版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在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下,这部作品正以文学之力为西部乡土立传,续写宁夏文学新篇章。(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