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泠然 文/视频)深秋的海原县方堡村,像被岁月浸染的一幅赭黄色古画。车子行驶在群山环绕的山间公路上,红瓦青檐、金色梨树点缀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古朴的“百年梨园”匾额下,不时有游人前来打卡。
谁曾想到,如今风景如画的方堡村,昔日是“荒山秃岭、吃水贵如油”的穷光景。村干部方鸿,这个五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在上任伊始,就下定决心改变村庄面貌。他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种植数百年的香水梨。据考证,香水梨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性温,对哮喘有辅助疗效,且能醒酒,是方堡村的独特资源。然而推广之初,他面临梨园荒芜、村民疑虑、资金技术匮乏三重难题。
方鸿凭着不服输的劲头,骑上摩托车往返县水务、林草、科技、生态环境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的诚心终于被县政府注意到了。多年来,海原县在改善生态、脱贫致富方面做了大量艰辛探索,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当时的县水保站站长找到了方鸿,将方堡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列为重点打造的生态清洁小流域之一。
怎么让项目在方堡村安家,怎么彻底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这成为不服输的老方又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方鸿从自家开始示范种植,并请来专家指导,尽管初期遭遇村民的不理解甚至驱赶,但他坚持了下来。当方鸿的梨园首年丰收并销售一空时,村民们彻底信服了,纷纷加入种植行列。九年间,全村香水梨种植数量达20万棵,种植面积8000亩,占全县的60%。通过技术提升,梨子品质和效益大增,单果净重增加22.9%,香水梨种植收入占村民家庭收入的30%,全村香水梨销售产值达2200万元。方堡村还连续七年举办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万元,成为融休闲采摘、康养旅游、特色产业于一体的梨花小镇。2023年,关桥方堡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产业成功带动了生态效益的市场化转化。2025年9月,在自治区水利厅指导下,海原县文旅集团以47万元购买了香水梨小镇五年文化服务经营权,收益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分红和生态治理,让“绿水青山”切实变为了“金山银山”。
“我们香水梨好得很,传说古代有一位皇帝路过海原县西安镇,得了重病,什么药物用上都不顶用,结果就用咱们这里的香水梨果汁治好的。这个老果子现在可是金果子,在宁夏独一无二的!”夕阳的照耀下,老方开心的脸上泛着红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好生态就好比攒劲丫头,丫头子俊了,那上门说亲事的人就多了。”海原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南煜平高兴地说道。
方堡村的蜕变是海原县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缩影。这个年降水量仅260-400毫米的干旱小县,通过坡改梯等工程,将昔日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探索出有效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西安镇范台淤地坝,通过新建拦洪坝和引水渠,91亩坝地实现了旱可灌、涝可排,坝地产出的大麦在春夏连旱下亩产仍达600-800斤。该淤地坝还参与了碳汇交易洽谈,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曾经的“荒山秃成片,滴水贵如油”的穷光景变成了如今“春有桃花映红、夏有绿树成荫、秋有硕果红叶、冬有松柏挂雪”的富生态,走在海原广袤的乡村原野,一幅村容整洁、村道通畅、景色宜人的美丽乡村田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