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朱敏 文/图)11月19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主题传播活动走进宁夏中宁县恩和镇沙滩村。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的二十余位媒体代表齐聚于此,共同体验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沙滩村文化广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羊钱鞭表演热烈开场。村民们手持缀满铜钱的钱鞭,伴随鼓点翩然起舞,清脆的铜钱撞击声与矫健舞步相映成趣。“铜钱声极富节奏感,跟着村民学习时,能真切感受到这项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来自西藏的媒体人拉琼在体验后赞叹道,每一次挥鞭都传递着深厚的民俗智慧。

麻编非遗研学工坊内,媒体代表们沉浸式体验麻编技艺。在村民悉心指导下,经纬交错的麻线逐渐化作精美杯垫、手提包等工艺品。“编织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巧思。”广西百香一号传媒的周祖荣展示着自己的首件麻编作品说,“亲手制作让我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价值与不易。”

作为革命先驱张子华的故乡,沙滩村精心打造的张子华生平纪事馆与红色剧社已成为重要教育基地。自2023年开馆以来,已接待14000余人次参观学习。200平方米的红色剧社通过展映红色影片、开设专题党课,持续激活红色文化资源。
近年来,沙滩村创新推行“顶层设计+问计于民”发展模式,通过“一馆一廊一中心”整体规划,统筹推进组织建设与资源开发。在保留乡土本色的基础上,建成红色文化长廊、非遗工坊等特色项目,推动隋唐秧歌、陶艺等非遗传承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通过连续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吸引超10万人次各族群众参与,在文化浸润中增进情感认同。
产业发展为民族团结注入持久动力。村党支部引领整村土地运营,建设冷凉蔬菜产业园,创新“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集育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产业园已带动11万各族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在共同致富中巩固发展合力。
如今走进沙滩村,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通过党建引领、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三轮驱动,这个黄河岸边的美丽乡村正持续谱写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交融互促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