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贺兰山青评】儿童手表功能异化该刹车了
2025-11-24 15:35:01   
2025-11-24 15:35:01    来源:宁夏新闻网

  最近,一则关于小天才电话手表的事件再次引发热议。谁能想到,这块本为守护安全而生的简单手表,如今竟成了校园里的“社交硬通货”——点赞数量直接决定孩子的“社交地位”,同品牌手表组成专属圈子,催生出代运营、刷赞等灰色生意。更令人揪心的是,不少小学生深陷其中,沉迷于刷赞冲级,每天耗费数小时“养号”,一块小小的手表背后,俨然形成了一片暗藏攀比与功利的“少儿江湖”。

网络图片

  家长们当初选择儿童手表,本是期待用它替代手机、通过定位与通话功能守护孩子安全、规避手机沉迷风险,可如今手表功能的异化乱象,已与这份初心彻底背道而驰——这不仅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手表的存在价值,更迫切地需要明确:必须对其功能异化的乱象果断“刹车”,让儿童手表回归安全守护的本质。

  一方面,精神安全受侵害,纯真的童心被功利与沉迷所裹挟。本该是安全工具的手表,如今成了孩子眼中的“娱乐终端”,社交点赞、等级晋升等功能让不少小学生深陷其中——课堂上偷偷瞄手表、心思游离课本,课间扎堆比等级而非奔跑嬉戏,甚至躲被窝、藏厕所熬夜沉迷,宝贵的学习时间被侵占,还养成注意力不集中、拖延散漫的习惯。

  更严重的是,手表沦为校园“社交硬通货”,账号等级定义“社交地位”,同品牌封闭圈子催生攀比,孩子为不被排挤索要高端机型、花钱找代运营刷赞。攀比之下,有人因等级低被孤立而自卑敏感,有人过早用虚拟数据衡量价值、将交往异化为“点赞交换”,功利心侵蚀童心,扭曲的社交观对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伤害,远比成绩波动更深远。

  另一方面,身体健康遭到损害,“安全工具”变成视力伤害的推手。儿童手表屏幕小巧、字体纤细本身并非问题,定位、通话等核心安全功能使用时间短、频率低,不会伤害视力。真正的症结是社交、刷赞、冲级等沉迷性功能的添加——这些设计让孩子从“偶尔看一眼查消息”变成“长时间紧盯表盘不撒手”,看屏时间被无限拉长。更有孩子为躲避监管,熬夜躲在被窝里玩手表,在光线昏暗、姿势扭曲的状态下,眼睛持续高度紧张,直接导致近视年龄提前、度数加深。

  据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报告》,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达14.5%,小学生近视率超40%,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过度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是重要诱因,而背后正是这些背离安全初心的冗余功能。一块本为守护而生的手表,却让孩子陷入“长时间看屏”困境,伤害视力健康,与家长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初衷彻底背道而驰。

  儿童手表并非没有存在价值,定位、通话等核心功能仍是守护孩子安全的重要工具。问题的根源,在于品牌背离安全初心,为逐利而盲目添加社交、娱乐功能,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

  治理此种乱象,首先需要品牌主动“做减法”,砍掉诱导沉迷的冗余功能,强制关闭手表的社交点赞、等级晋升功能,仅保留定位、通话、紧急求助等安全功能;其次需要监管明确功能边界,出台儿童智能穿戴设备标准,明确禁止添加诱导沉迷的娱乐功能,要求设备开放“家长远程管控端口”,强化监护人管控权限;最后需要家长做好引导,让孩子正确使用工具,比如给孩子约定手表使用规则,并通过亲子活动转移孩子对虚拟社交的注意力。

  唯有如此,才能让儿童手表摆脱异化的泥潭,回归安全守护的本质,不让家长的初心在重重伤害中落空。

  作者:谷一博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播音班

  指导教师:谢明辉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