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贺兰山青评】户外热背后,安全绝对不能缺位
2025-11-26 18:13:57   
2025-11-26 18:13:57    来源:宁夏新闻网

  近年来,野外徒步成为大众追捧的休闲方式。然而,多起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警示我们:户外探险绝非“说走就走的任性”,而是必须以安全为底色、以敬畏为前提的严肃旅程。

网络图片

  不久前,32岁的朱某在江西赣州齐云山独自徒步后失联,14天后被当地猎户在悬崖下发现,已无生命体征……

  庐山“9·27”驴友野游事件中,11名驴友无视规定,擅闯未开放区域。结果,1人不幸坠崖身亡,其余10人被困。救援人员历经一天一夜才将他们救出。事后此次活动组织者被行政拘留,参与者被罚款,并被追偿救援费用7.4万元……

  这些悲剧并非孤例,其背后折射出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的缺失,值得我们深入反思。这些逝去的生命、破碎的家庭背后暴露出部分徒步者在追求“诗与远方”时,对安全的漠视和对自然的轻慢,以及对规则的敬畏和缺失。

  这些悲剧一再上演,再次为蓬勃发展的户外运动敲响了警钟:当徒步从休闲方式演变为“生死赌局”,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诗与远方”与生命安全之间的平衡?

  野外徒步,绝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浪漫旅行,而是一场对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全方位考验。更不容忽视的是,违规徒步背后还暗藏着公共资源的巨大消耗。庐山救援中,救援人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搜救;朱某失联后,当地组织多方力量展开拉网式排查,投入的公共成本难以估量。

  这些本应用于公共安全保障、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资源,却因少数人的任性违规被过度占用,不仅加重了救援负担,更可能影响其他紧急情况的救援效率。“谁违规、谁担责”的“双惩”机制,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对公共利益的维护,更向全社会传递出明确信号:户外自由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个人冒险不应由公众买单。

  真正的户外文化应当建立在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追求“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浪漫化想象。

  徒步安全教育应该成为每个户外爱好者的必修课,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主动了解路线情况、天气变化,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不擅自闯入未开放区域、不独自前往危险地段,不能心存侥幸。

  政府方面,应加强对野外徒步区域的管理和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徒步者的权利和义务,像江西对庐山驴友事件那样,对违规徒步行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加大对野外救援的投入,改善救援设备和技术,提高救援能力。在徒步热门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应急救援设施,为徒步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对社会而言,则需要破除“冒险即勇敢”的错误认知,倡导“安全第一,量力而行”的户外文化,让理性徒步、敬畏自然成为共识。

  真正的户外精神,从来不是冒险的莽撞,而是在充分准备中,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平安归来。让我们从这些悲剧案例中汲取教训,共同努力,守护好生命的安全防线,让野外徒步回归安全、健康、快乐的本质,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真正读懂“诗与远方”的真谛。

  作者:倪风燕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卓越班

  指导教师:谢明辉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