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庆区稳步推进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强化基层基础的重要契机,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系列政策执行的难点和堵点得以打通,一系列实践经验落地开花,以高标准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受教育在兴庆”品牌影响力。
强化政治引领,笃定改革方向。围绕重点任务,把握机遇,发扬首创精神,针对班子选配、岗位设置、激励措施等“疑难杂症”进行政策探索和制度创新。选优配强队伍,加强班子建设。在全区率先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各校领导班子,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副校长作为预备队,打造“会管理、善教学、讲政治、懂党建”的领导队伍。对幼教集团实施改革,优化重组幼教集团8个,执行党组织领导的园长负责制,选优配强集团领导班子,明晰权责和运行机制。明确党政分工,厘清职责权限。把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先后为41个学校调整配备69名书记、副书记,建立与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适应的保障机制。明确党组织书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针对中小学校党建基础薄弱,无专职党务人员等“老大难”问题,各校压实责任,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43名。同时,稳步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中小学教师竞聘上岗,有效解决城乡间、学校间、学段间、学科间教师结构性缺员和不均衡问题,激发队伍活力。加强协调配合,健全运行机制。出台《兴庆区中小学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兴庆区中小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按照“部门提出-校长办公会研究-支部委员会讨论决议-督导组跟踪落实”的原则,优化支部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流程,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学校真正实现集体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书记、校长日常沟通制度化、常态化,团结干事精气神更足。
提升党建质效,夯实教育基础。把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作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采取项目化措施推动攻坚突破。抓牢思想建设,提高干部领导力。稳妥推进所有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全面改革做足准备。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经验交流、座谈研讨等,深化政治思想引领,持续释放改革“信号”。抓好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通过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加强教师政治吸纳和引领,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教研攻坚有党员、急难险重任务有党员。开展“强化党建引领、助推思政铸魂”等活动,打造教育系统党建志愿联盟8个,10所学校党组织被自治区教育工委命名为五星级党组织,三星级以上党组织覆盖率达75%。着力开展银川市“四比三优两满意”和兴庆区教育系统“三联三促”等教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真正发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倍数效应”。抓实德育建设,营造清风育人环境。把抓好德育工作、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党组织重要任务。扎实开展“兴庆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三年提升行动”“四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教育领域“两治理一整治”,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党员干部教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推动领导体制改革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强化融合促进,提高教育质量。随着工作的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已经成为助推兴庆教育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政治引领推动责任落实。各校积极探索“党建+思政”“党建+德育”“党建+教学”“党建+清风校园”等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将党建工作有效嵌入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最活跃的第一线,确保业务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着力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截至目前,兴庆区教育系统2065名在职党员中80%党员成为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学能手。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有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力挖掘学校潜在学位,有效保障了2.2万新入(转)学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电脑随机公开派位制度,以入学“零门槛”的方式,安排7000余名随迁子女全部入学,保障与本地学生享受同城待遇。扩大银川一中、二中、二十一小等名校托管办学覆盖面,创新“345”教师研训模式,推广兴庆区实验二小博雅“4A”、十五中“3571”讲学稿、十八小“3333+N”等创新课堂,3个教育创新案例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奖。减负增效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深入开展“5+2”课后托管服务,审批备案的校培机构由最初的479家大幅压减至241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机构压减至17家,减幅95%,全面推进“营转非”“预收费监管”“课后托管”三个全覆盖,兴庆区《打出“组合拳”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落地落实》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兴庆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