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 同心县坚持把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事关百姓福祉的重点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围绕自治区“八项行动”重点任务,坚决遏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
扛牢主体责任。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等各类会议5次,传达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及政策精神,定期调度安排重点人群摸排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与相关人员座谈交流,参加新婚夫妇证婚仪式等,推动区市县各项措施落地落细。
做实监督责任。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暂行办法》,建立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家属婚姻事项提前报备制度和廉政谈话制度,并对报备的23名党员干部婚丧事宜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将治理高额彩礼与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挂钩,倡导彩礼不超过9万元,随礼不超过500元,杜绝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礼等不正之风,为普通群众作表率。
压实包抓责任。制定《县级领导包抓重点村安排表》,建立县委分管领导统筹负责、县级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县委农办成立2个专项督导组,聚焦婚宴场所、适婚青年教育引导等重点场所和人群,实行定期走访督导、定期调度整改,形成县级领导包抓、行业部门专项推动、乡村直接落实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网格化”责任体系。
落细部门责任。围绕自治区“八项行动”重点任务,逐项对照、拉条挂账,坚持把制度约束作为遏制高额彩礼的重要抓手,在自治区5条约束措施的基础上,新增3条内容,制定《关于持续开展农村高价彩礼专项治理的任务清单》《正向引导措施清单和负面约束措施清单》等系列配套政策,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靠实镇村责任。全面开展入户走访,对摸排出的2822名适龄未婚(15—35岁)女青年逐人建立档案,签订抵制早婚高价彩礼承诺书,定期回访,随时掌握动态。对排查发现“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和未到法定婚龄结婚的情况,及时组织镇村干部、“五老人员”、乡贤、亲属中是公职人员的开展教育劝导。修改村规民约,将文明婚俗纳入村规民约,完善农村红白理事会制度。(同心县纪委监委 马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