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 自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同心县把整治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聚焦重点群体、重点区域,通过紧盯“重点群体”点、强化“责任链条”线、拓宽“政策宣传”面,有效遏制陈规陋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建设文明乡风,崇尚文明、摒弃陋习的时代新风新貌逐步形成。
紧盯“重点群体”点,精准滴管解难题
“我家的一儿一女都还没成家,我也很反感这股子高价彩礼的坏风气。”这是预旺镇李某在包抓领导入户宣传时吐露的心声。
同心县坚持抓重点、抓关键,聚焦适龄未婚青年、党员干部两类重点群体,全面开展拉网式摸排,确定并建档未婚青年1.2万余人,并通过县领导包村入户、乡镇干部包村联户、村“两委”“一对一”包抓帮扶的模式,党员干部全部参与,对1.2万名适龄未婚青年逐户做实婚前宣传动员,针对具体问题释疑解惑,力所能及解决每一户适龄青年家庭的后顾之忧。针对党员干部持续加强制度约束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暂行办法》《规范农村党员干部婚姻事项报备制度》,设立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系统专用举报电话,专门受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嫌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问题的检举,杜绝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礼等不正之风,为普通群众做表率。
强化“责任链条”线,齐抓共管聚合力
“今年以来,同心县很重视移风易俗工作,有领导牵头,有相关部门支持指导,还有具体的标准与奖惩措施,我们社区网格员入户宣传的底气足了,难度也小了,人多了,工作更好干了。”这是一名网格员对同心县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的肯定。
同心县把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作为推进移风易俗的重点,全面落实自治区1+8政策文件,督促各乡镇、各部门认真对照《同心县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任务清单》《同心县镇村两级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责任清单》等4个清单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对发生高额彩礼的网格员等财政供养人员及时上报,视情况处理。
拓宽“政策宣传”面,倡树文明新风尚
“打竹板忙开言,婚俗陋习谈一谈……高额彩礼猛如虎,吞噬家庭的幸福……自治区党委站位高,制定政策1+8,彩礼标准有新规,人均收入的6倍,如果理解有点难,不能超过9万元。高额彩礼共抵制,不超标准没负担……”新华广场上一场移风易俗微宣讲在快板声中热闹开场,现场观众看的津津有味,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
同心县聚焦“面”上发力,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高额彩礼专项整治,推出《今日来说法之高额彩礼引祸端》《移风易俗大家谈》等专题多期,常态化开设典型宣传专题。创排《做个明白人》《婚姻不是买卖》警示小品、《高额彩礼咱说“不”》宣传快板、《绽放》歌舞等文艺作品12个,线上线下同步发布。秉持“群众在哪里,移风易俗宣传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整合“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队、“党群同心”青年宣讲队和“同心同德”志愿者宣讲队优势资源,组建“弘扬时代新风 抵制高额彩礼”移风易俗宣讲队,先后开展理论宣讲20余场次,开展“百场万人”移风易俗演出60余场,“弘扬法治精神 构建和谐同心”暨移风易俗宣讲基层行30余场,覆盖群众3500余人,持续推进基层政策宣传和普法走深走实。(同心县纪委监委 杨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