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直通一线
守护家庭和谐
西吉法院创新家事纠纷解决机制
2024-08-23 14:37:12   
2024-08-23 14:37:12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和谐稳定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家事案件感情纠葛复杂、“民转刑”风险高,面对其复杂和敏感性,近年来,西吉县人民法院立足工作实际,转变审判理念、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全方位、立体化守护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升了家事纠纷的预防与化解能力。

  温情调解,绘就和解画卷

  马某与妻子火某结婚10多年来,生育4个子女,随着孩子越来越大,生活压力和家事琐事也压的双方喘不过气来,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双方积压的情绪彻底爆发,火某一气之下将马某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我没想到人家真的起诉了,我只是气头上随口一说,这可怎么办啊?”马某愁眉不展,一脸担忧。

  “别担心,你媳妇来了,你好好给人家认个错,我们帮你好好劝一劝。”

  调解开始时,法官并没有立即切入主题,而是以轻松的语气询问双方近期的生活情况,分享一些家庭趣事,让夫妻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放松下来。随后,通过“三理四心五步”工作机制,引导双方回顾婚姻中的美好时光,包括初识时的甜蜜、共同经历的困难与挑战、孩子的成长等,让两人重新意识到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

  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马某和火某逐渐意识到,他们之间的问题并非不可调和,更多的是缺乏沟通和理解。在“客厅式”法庭的温馨氛围中,两人的心结逐渐解开,最终决定撤诉,选择和好。

  “你看这个法庭调解室和咱们家客厅布置很相近,让我们想起以前相处的许多美好画面。”火某与马某交流着自己的感受。

  “这个法庭虽然像家,但远不及你们的家庭温馨,我希望你们能好好珍惜,把日子过好!”法官目送着夫妻二人离开。

  为更好地化解家事纠纷,用温情司法缝合撕裂的亲情,西吉县人民法院转变司法理念,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设置“忠”“孝”“仁”“悌”等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长廊,并用亲情故事、道德典范事迹,让法庭处处弥漫着温情的味道。椭圆形茶几审判台让双方当事人与法官“平起平坐”,称谓以丈夫、妻子代替原、被告,营造温馨、放松的空间氛围,有效唤醒当事人亲情、缓解当事人焦虑情绪,让庭审辩论变成“互聊家常”,实现从单纯的案件审判向情感修复、亲情弥合转变,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

  此外,家事法庭还配备了心理疏导、情感修复、温馨调解等功能室,通过情感倾诉、看一次电影、回忆婚礼等方式引导当事人感念旧爱、重拾亲情重归于好,维护家庭稳定。家事案件近三年调撤率达到85.79%,案件服判息诉率明显提升、案访比明显下降。

微信图片_20240823135951.jpg

  创新机制,织造和谐篇章

  陈某与单某均系再婚,婚后生育一个女儿,单某爱喝酒,酒后时常与陈某发生争执,一次酒后单某对陈某动了手并辱骂其父母,陈某心力交瘁,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回了娘家,并提起离婚诉讼。

  法官组织调解时,双方一致同意离婚,但对女儿的抚养权争议很大,单某情绪激动,调解进入僵局,法官遂开庭进行了审理,但未急于判决。 

  “如果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处理不好,双方的矛盾会逐步升级,导致今后的探望权难以实现,还可能衍生其他纠纷”。家事法官心想这个案子得缓一缓。

  不久后,陈某打来求助电话,称单某多次给她发恐吓、威胁信息。

  很快,家事法官邀请心理疏导员及人民调解参与再次调解工作,在经派出所谈话后,单某态度缓和了许多。经了解,单某多日不见女儿,思女心切,在要求见女儿时遭到陈某拒绝,酒后心生郁闷给陈某发送了多条威胁短信。

  了解事情的缘由后,法官对陈某、单某的行为均予以了批评,调解员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重,劝解双方慎重思考孩子未来的成长环境,心理疏导员对陈某、单某也进行了心理疏导。两人最终对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达成一致意见。 

  近年来,面对家事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类型日益多样和复杂化,西吉县人民法院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妇联、团委工作人员中选聘心理疏导员、家事调查员及调解员,成立“家事纠纷多元调解委员会”,与妇联、村支两委建立多元化调处纠纷的联动机制,加强调解工作,实施巡回办案,形成多元解纷机制。推行婚姻家庭调查、财产申报、心理疏导、联防联控等多项机制,制定“订单式”调解方案,对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进行评估,诊断“危机婚姻”“死亡婚姻”,跟进心理疏导,引导当事人正确解决离婚后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以“四心”换取群众的“安心”。与民政、司法、妇联联合签发《关于建立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机制的合作备忘录》、与公安局联合制定《关于执行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办法》,多角度、多方位优化妇女儿童司法保护职责体系,凝聚司法保护合力,最大限度实现对妇女儿童的全面司法保护。

  回访帮教,谱写和美风景  

  今年“六一”儿童节时,家事法官一行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慰问品来到小虎家,微笑着说:“小虎,儿童节快乐!我来看看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小虎刚开始有些害羞拘谨,没一会儿便手舞足蹈地讲起他表演的节目和同学间的趣事,小虎的爷爷奶奶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欣慰。

  原来,小虎的爸爸因意外去世后,小虎的妈妈也离家出走,扔下年幼的小虎,家事法官曾处理小虎抚养费纠纷案件时对小虎的遭遇深感痛心,经常关注着小虎的成长。

  近年来,西吉县人民法院延伸“诉后服务”,积极开展案后回访,及时掌握诉后当事人情感修复,未成年人学习、成长等情况,推进法治教育和亲情感化融合,引领当事人建立亲情、责任意识,持续跟踪案后特殊家庭的生活生产状况,为困难群众和未成年人提供社会帮扶和司法救助。同时,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开展“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法院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常态化法治教育活动,有效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父母提升监护能力,发布《家庭教育指导令》,引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能。2024年以来,西吉县人民法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5余次、法治宣传30余次、回访帮教活动30余次,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7份。(通讯员 马小梅 文/图)

【编辑】:胡琴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