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直通一线
国家能源集团电科院纵深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以科技铁肩筑牢总体安全屏障
2025-04-25 22:02:10   
2025-04-25 22:02:10    来源:宁夏新闻网

  4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作为能源科技创新“国家队”,成功实现支吊架应力计算模型全过程数据加密。依托产学研协同机制,该院创新构建“数据安全+战略安全”双轮驱动教育模式,将核心技术自主化攻关与安全意识培育深度融合,切实把国家安全教育嵌入“国之大者”战略坐标,在筑牢能源科技数据安全防线的同时,实现了技术攻坚与安全意识提升的双向赋能。

  4月以来,电科院以全国安全保密教育月为契机,创新性开展“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构建起“理论铸魂、实践强基、文化浸润”的立体化教育体系。通过“线下+线上+实景”三维联动,将国家安全教育推向战略新高度,锻造科技工作者“安而不忘危”的使命担当。

  文化培根:构建全方位保密生态体系

  4月2日,电科院在办公楼宇关键区域布设20余组主题海报,同步在公共空间循环播放保密警示教育视频,构建“视觉海报+动态影像”的立体化安全课堂。海报内容既包含“网络泄密无处不在”“微信传密=无形投敌”等警示标语,也融入“科技成果发布前必过保密审查关”的流程指引;视频则聚焦微信使用中的高频风险场景,以“场景化画面+风险标注”形式直观呈现保密盲区。

  从走廊墙面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泄密”图文图解,到电梯间视频里“成果脱密审查十步法”的动画演示,这套覆盖办公全域的“环境教材”,将“即时通信中的保密红线”“科技成果转化的保密闸门”等抽象要求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符号。科研人员在耳濡目染中强化行为自觉,让“保密即科技创新安全屏障”的理念随环境熏陶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从“被动看警示”到“主动守底线”的意识转化。

  理论领航:以科技视角诠释总体国家安全观

  4月8日,电科院紧扣“日常工作中的涉密安全”主题,推出原创主题微视频《守日常防线 筑国安长城》。该片突破传统说教模式,以科研办公场景为叙事载体,融合对外学术交流、科技论文论著发表等关键场景,通过模拟保密文件流转、网络交互、学术会议沟通、成果发布审核等多维度日常环节中的泄密风险点,生动揭示“科技战场无硝烟”的深刻警示。

  视频在国家能源集团多平台展播后引发强烈共鸣,其“场景化、沉浸式”的叙事方式让“保密就是保科技创新战斗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增强了电科院科技工作者在对外学术合作、成果转化发布等全流程中的保密自觉,为筑牢科技领域国家安全防线注入了日常化、精准化的教育力量。

  实践铸盾:沉浸式教育锻造安全铁军

  4月15日,电科院依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组织科技工作者赴宁夏石嘴山市委党校保密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基地通过“场景化教学+互动式体验”教育矩阵,还原“科研数据未加密外传导致技术流失”“商密文件违规上传至公共平台”等真实案例,直观展现保密失责对科技创新和企业安全的致命威胁,教育引导电科院科技工作者筑牢“数据安全无小事、商密保护是底线”的认知防线。

  在“场景化教学”环节,科技工作者不仅聆听了真实窃密案件中涉及科研数据泄露、商密被非法获取的细节剖析,更参与了“科研数据分级分类管控模拟”“商密文件流转审批流程推演”等互动式演练,通过网络攻防模拟数据窃取路径、商密防护漏洞排查等实战场景,身临其境感受“数据在传输中失防、商密在流程中失守”的隐蔽风险。

  这种“案例解析醒脑+实战推演强能”的立体化教育模式,将科研数据全生命周期保密管理、企业核心商密动态防护等要求嵌入沉浸式体验中,促使电科院科技工作者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向“主动守护安全”,在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及商密生成、使用、归档等各环节自觉落实保密规范,让“保密即科研安全、商密即企业命脉”的理念深度融入科研工作血脉,切实筑牢科技领域保密安全防线。

  战略赋能:锻造科技安全硬核支撑

  4月23日,电科院全体干部职工登录“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网络保密知识竞答活动,有效提升干部职工对新时代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护航科研生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科研单位,电科院积极以金属监督检验数据安全为突破口,构建“技术+管理+文化”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锻造科技安全硬核支撑。

  技术防护方面,电科院推行“加密存储+权限管控”双保险机制。检验数据与应力计算结果采用高强度加密算法存储,形成本地服务器与云端备份的双重防护屏障;建立操作员、技术主管、管理层三级访问权限体系,关键数据实行“双人双岗”授权调取制度,从源头切断越权访问风险。

  管理环节,电科院构建全流程闭环管控模式:检测设备直连内网终端,严禁外接存储设备接入;应力计算软件启用操作日志追踪功能,数据修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纸质报告严格执行“保密”印章加盖制度,废弃文件统一销毁并登记备案,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在文化浸润与能力提升上,电科院开设“数据安全微课堂”,通过剖析真实泄密案例强化科研技术人员的保密认知,并组织场景化实战演练。模拟检测数据外泄场景,重点检验“紧急断网、溯源取证”等应急响应流程,切实提升职工保密实战能力,进一步守护能源安全的数据脉搏。

  此次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是电科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实践,更是科技工作者“以安全促创新”的责任宣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院将继续探索“科技+安全”融合教育新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安全屏障贡献智慧力量,以科技创新的铁肩担当,守护国家能源的安全基石。(通讯员 汪靖 杨玲玲

【编辑】:胡俊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