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直通一线
利通区打好“四套组合拳”推动产业工人建功立业
2025-07-16 16:01:08   
2025-07-16 16:01:08    来源:宁夏新闻网

  近年来,利通区总工会切实履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职责,聚焦竞技提素、创新创效、示范引领、产改提质打好“四套组合拳”,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保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构建技能竞赛体系,激发建功立业热潮

  推动建立“县(区)-乡(镇)-企业”三级劳动竞赛体系,将组织开展全域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建功立业的基础平台,以“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承办自治区总工会助力乡村振兴村级劳动和技能竞赛、吴忠市示范性劳动竞赛6场次;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先后开展蔬菜移栽定植、采摘、肉制品加工、挤奶工、毛皮制品加工、山洪沟治理、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技能竞赛及区域性劳动和技能竞赛32场次;指导推动企业围绕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创新创造等主题,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征集“金点子”、合理化建议270个,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13场次,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开展“五小”创新大赛,搭建建功立业平台

  联合吴忠市科学技术局连续举办三届利通区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围绕装备制造、牛奶、健康养老等产业征集职工创新成果近300项,121家非公企业成果项目在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上荣获佳绩。申报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和“五小”成果路演项目3个,吴忠好运电焊机“精密冷焊技术在焊接机器人中的应用”入选全国职工“五小”创新精品课堂,“线圈立绕技术在焊割装备中的应用研发”项目入选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将开展“五小”活动作为发挥职工积极性、动员职工岗位建功的重要手段。

  发挥劳模引领作用,汇聚建功立业力量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调动职工群众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印发《利通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利通区职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累计涌现出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五一劳动奖章105人,其中全国劳模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自治区劳模39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塞上工匠1人;吴忠市劳模20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吴忠工匠3人;利通区劳模10人,利通工匠16人。现有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0家,其中创建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家、吴忠市级6家。自治区劳模周银创新工作室,深入车间识别48项生产瓶颈并转化为“五小”课题,先后孵化专利26项,其中线圈立绕技术等发明专利15项,2项成果晋级省级创新大赛;团队研发焊接辅助装置并获国家专利,效率提升30%,年节约工时成本超百万元,有效地助推了地方经济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改提质增效,强化建功立业动能

  按照利通区所属企业类别、行业特性、业务范围、职工需求等各自特点,将产改作为综合性改革任务常态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先后推动66项296条改革任务全面落实。率先出台《利通区推进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利通区网格化包抓企业产改工作实施方案》,布局3张大网格和25张小网格,覆盖电商、特色装备制造、包装印刷等企业200余家。积极探索思想引领、建功立业、育才聚才、赋能成长、维权服务“五大干货”实践路径,以“小切口”改革为抓手,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试点先锋,在装备制造、现代纺织、奶产业等特色产业开展产改项目先行先试,形成吴忠中创自控阀公司“匠心”红色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五步工作法”、结对“1+N·师带徒”帮带机制。吴忠德悦纺织“1621+X”产改工作体系,宁夏昊恺牧业“5+3”产改提质增效体系,精艺裘皮公司“产改·五链”融合式模式等一批领航性优质产改试点项目。将产改触角向乡镇、村(社区)、社会组织及新就业形态群体延伸,推动“一乡(镇)一企一策”非公企业产改工作样板建设,形成试点一个带动一片的工作格局。(通讯员 马晓萍)

【编辑】:谢丹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