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护航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西吉县人民法院联合西吉县工商联、工业园区管委会,创新组建“法治护航联合体”,于7月10日深入宁夏福寿康宁大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夏马兰刺绣有限责任公司、固原鲁宁纺织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开展“链式”精准法律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精准问需:车间里的法治“把脉”
“法治护航联合体”坚持问题导向,带着《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材料和精心编撰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100条》,直奔企业生产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法治需求。
在福寿康宁大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团深入沙棘原浆生产车间,针对企业反映的“农产品深加工融资难”痛点,法官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第21条,详细解析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差异化支持政策,指导企业把握融资合规要点。
在马兰刺绣非遗工坊,服务团在“绣娘课堂”现场观摩创作流程。针对企业提出的合同规范疑虑,法官现场支招,强调书面合同的重要性,提示企业需重点审查对方资质、明确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避免潜在纠纷。
在鲁宁纺织车间,针对企业负责人咨询的季节性用工劳资风险,法官结合行业特点,重点提示为临时工参保工伤保险的必要性,详细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条款,指导企业完善考勤、薪酬制度,有效预防劳动争议。
“法治服务像车间流水线般精准高效!”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对此次深入一线的服务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座谈解忧:靶向施策破解难题
在工业园区管委会主持的专题座谈会上,三家企业代表围绕“司法服务实体经济”畅所欲言,直击“应收账款周期长”“异地纠纷解决难”“常态化法律咨询不便”等现实痛点。
法官团队现场“把脉开方”,开出精准“药方”:
合同优化“防未病”。建议企业在合同中增设逾期付款违约金条款、明确约定争议解决管辖法院,有效降低后续维权成本。
绿色通道“畅梗阻”。开通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提速案件办理;同时,整合西吉县工商联调解资源,合力推动涉企纠纷高效、柔性化解。
直通服务“零距离”。建立企业联络员制度,开通司法服务“直通车”,提供常态化法律咨询,定期回访跟踪需求。
西吉县工商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专业法律服务精准送达企业‘家门口’,是优化政企沟通、提升服务效能的一次成功实践。”
长效护航:构建法治“生态链”
活动成效显著,获得企业一致好评。福寿康宁负责人深有感触:“法官主动上门‘问诊’,帮我们提前梳理了用工风险,这种‘治未病’式的预防性服务,比事后‘打官司’更有价值!”
西吉法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紧扣《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要求,以企业需求为靶向,推动司法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深化转型,着力构建长效护航机制:
“法律体检”常态化:每季度联合工商联开展企业合规“体检”,重点扫描投融资、关联交易等领域的隐性风险。
“一企一策”精服务:依据《民营经济促进法》,针对不同企业在公平竞争、规范经营、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法律咨询与指导。
“府院联动”再升级:与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监测点”,建立“问题收集—分析研判—整改反馈”高效闭环机制,重点攻坚企业账款清收、合规管理体系构建等难题,合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西吉法院通过“链式”服务,将法治保障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以实际行动诠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县域特色产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司法支撑。(通讯员 宋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