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8时,在阳光刚洒向国道344线时,杨忠孝已提着工具箱开始巡查。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双手,是岁月镌刻的勋章。作为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吴忠分中心吴忠公路养护站道班班长,他在这条路上已坚守二十余年。
技术过硬的“排头兵”
从护栏维修到路面修补,从机械操作到应急抢险,他样样精通,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全能选手”。2023年,在管理中心举办的劳动技能大赛上,他带领团队仅用13多分钟就完成防撞护栏标准安装,这个速度是其他队伍的两倍,最终斩获波形防撞护栏增设优胜团队第一名和挖掘机操作竞赛三等奖,这个成绩赢得在场评委的一致称赞。
“杨班长工作特别讲究。”队员们说。他曾现场自制爆闪灯连接件,巧妙解决设备短缺难题,这种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工作态度令人敬佩。正是这种专业精神,让他负责的路段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养护标准。
路面病害的“诊疗师”
在病害处理上,杨忠孝练就“火眼金睛”,能精准判断各类路面病害。去年处理国道344线拥包病害时,他果断采用“铣刨+摊铺”方案,从病害判断到施工把控,每个环节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治未病”是他的工作信条。他定期组织队员对管养路段进行全面“体检”,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路况始终保持在优良水平。
机械设备的“老把式”
无论是大型的铣刨机、挖掘机,还是小型的切割机、压路机,杨忠孝都能熟练操作。在一次抢险任务中,装载机突然罢工,就在众人束手无策时,他迅速判断并排除故障,边修边讲解:“机器就像人一样,要懂它的脾气。”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站里掀起了学技术的热潮。如今,许多年轻同事都已成长为机械操作的多面手。
坚守初心的“公路人”
作为“路二代”,杨忠孝对公路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年除夕,他主动留下值班,和同事们顶着寒风坚持路面巡查。“只要路上平平安安,比啥都强。”他笑着说。如今,虽已带出不少徒弟,但杨忠孝仍保持着每日巡查的习惯。他说:“公路养护是个良心活,既然干了,就要干好。”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公路人最真挚的承诺。
在绵延的公路线上,杨忠孝和他的同事们用专业和坚守,编织起平安出行的防护网。他们或许不引人注目,但正是这些平凡的身影,用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守护着千万人的平安归途。(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吴忠分中心 张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