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夏沙坡头区人民法院聚焦“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度融入审判执行全流程,通过司法护航、质效提升、多元共治三维发力,用一系列法治“硬举措”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司法护航出实招,筑牢权益保障高地
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法院精准发力,审结欺行霸市、强迫交易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6件,惩处罪犯9人,没收违法所得84.37万元,为市场主体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火墙”。针对企业内部腐败问题,该院依法审结某公司经理受贿案,以“判一缓一”并处罚金2万元的精准裁决,清除企业发展“内部蛀虫”,净化经营生态。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法院创新多元解纷机制,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15件,其中9件通过调解撤诉高效化解,为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提供了坚实司法支撑。破产审判工作中,法院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出清难”“救治难”问题,依法淘汰2家“僵尸企业”,推动中卫联合新澧化工有限公司进入重整程序;为宁夏华伟化工等重整企业屏蔽失信限高信息26条、上网文书32份,解除财产冻结信息4条,有效释放生产要素活力,让“沉睡”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质效双升优服务,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智慧司法的全面推进,让涉企案件办理效率显著提升。法院推行涉企案件“全流程线上办理”,将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47天,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在司法服务中注入“暖企”温度,灵活适用诉讼费减缓免机制,为企业缓交诉讼费4.71万元,切实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对于破产重整企业,法院坚持案后回访,持续关注其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执行攻坚环节,法院灵活办理涉企执行案件1269件,通过网络拍卖成交涉企资产46440.3万元,为企业盘活了大量沉淀资产。同时,制发《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示书》《自动履行证明书》25份,屏蔽企业失信信息69条,为失信企业开辟了“信用复活”通道,帮助其重拾发展信心。此外,法院前置风险防线,精准对接乡村旅游发展司法需求,在鸣钟村设立服务乡村旅游巡回审判点,并走访重点企业开展针对性法律咨询13场次,有效提升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多元共治添动能,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
沙坡头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融合法庭”作为解纷“前沿哨所”的作用,将其升级打造为集诉讼服务、调解指导、涉诉信访、普法宣传、基层治理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该平台高效审理涉企案件125件、调处纠纷42起,其中仅用1小时就促成某大数据企业当场支付3万元款项,刷新了“融合法庭”现场解纷的效率纪录。
为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法院开展专项行动,梳理排查涉企案件8000余件,及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超期未结案件进行挂牌督办,不断完善审判管理规范。针对市场准入、行政处罚等重点领域,法院向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发出“靶向式”司法建议6份,精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此外,法院还联合司法局召开“问需于企”座谈会,邀请企业代表现场交流,“同堂会诊”劳动争议、工伤认定等高频法律问题,以“法治共识”破解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
下一步,沙坡头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以“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为抓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司法保障,注重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以高度的自觉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细落实,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发展之路。(通讯员 马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