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法庭的优先办理,没想到拖欠多年的工钱这么快就有了着落!”近日,沙坡头区人民法院宣和法庭通过“特殊群体民生案件绿色通道”高效化解一起劳务纠纷案件,帮助农民工王某等14人追回被拖欠的劳务费2万余元。
2021年7月,王某等14名农民工为刘某承包的农村自建房提供劳务。工程完工后,刘某以“上家未结算”为由拖欠劳务费2万余元,王某等人无奈诉至法院。
宣和法庭受理案件后,发现14名原告中有6人年逾60岁、3人为女性,起诉劳务费的数额虽然相对不大,但事关各原告的“柴米油盐”,是一起典型的涉及特殊群体的民生案件。法庭立即启动“特殊群体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当场立案,立即传唤被告刘某到庭。
刘某到庭后,仍以“上家未结算”为由拒绝向各原告支付所欠劳务费用。面对刘某的推诿之词,法官一方面释法明理,另一方面以情化人,引导刘某换位思考。经过多轮调解,刘某当场承诺一周内付款,法庭出具调解书予以确认,双方历时多年的劳务争议得以解决。
民生无小事,宣和法庭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坚持“如我在诉”理念,对涉及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民生案件,快立、快调、快审,打破诉讼“时间门槛”,将司法为民的“加速度”转化为弱势群体的“获得感”。(通讯员 刘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