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厅会同宁夏公安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管厅、林业和草原局、宁夏气象局、地震局、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单位),对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期间及9月份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进行了综合会商研判。
综合研判认为:中阿博览会期间,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实做好主要场馆场地火灾、电气线路、临时搭建物及人员聚集、周边道路交通等安全风险管控。9月份,全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要紧盯灾害性天气,盯紧灾害风险隐患,严密防范城市内涝、山洪以及滑坡、崩塌等次生和衍生灾害,不断强化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受夏秋季大风、连阴雨天气影响,交通运输、旅游安全、农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潜在风险不断增大,户外活动、溺水事故、消防安全、城镇燃气安全等城市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安全生产面临多重复杂挑战。
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中阿博览会期间(8月28-31日),银川无降雨,气温在13~30℃,风力2~3级。27日,银川市区有小雨;28日,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和固原市等地有小雨或阵雨。
预计9月份,全区气温偏高,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沙坡头区、中宁县等地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海原县、固原市在13~15℃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固原市平均气温偏高0.5~1.0℃,其他地区偏高0.5℃以内。降水偏多,银川市、石嘴山市、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沙坡头区、中宁县等地在30~50毫米之间,盐池县、海原县、原州区、西吉县在50~70毫米之间,其他地区在70~11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银川市、石嘴山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偏多10%~20%,其他地区偏多10%以内。
自然灾害风险
水旱灾害风险。洪水灾害风险,据气象部门预报,9月份,我区永宁县以南降雨偏多,其余地区接近常年,苦水河、清水河、红柳沟流域等沟道仍有可能发生洪水过程。综合考虑黄河上游龙刘两库调度运用和来水情况,9月黄河宁夏段发生洪水可能性较低。干旱灾害风险,目前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地区夏秋灌高峰期即将结束,自流灌区各干渠夏秋灌接近尾声,随着气温逐步降低,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需求量减少,农业灌溉供水压力将逐步降低。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遇强降雨天气滚动预报水情,强化洪水防御会商和信息共享,递进发布洪水预警和山洪灾害预警;科学规范调度水库,加强水利工程巡护,发现险情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密切关注旱情形势发展,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保障供水安全。
地质灾害风险。中阿博览会期间,需高度警惕固原南部等地区因前期降水叠加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9月份,我区降雨强度、量级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系统性、持续性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固原市各县区、海原县及同心县等黄土发育区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分布密集,需重点防范持续时间超过3天、累计雨量超过60毫米的持续性强降水,以及小时雨强大于4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贺兰山沿山、六盘山沿山等山洪泥石流易发区,需重点防范小时雨强大于25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变化更新,强化自动化监测设备异常数据分析,落实落细防范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风险研判,及时发布市、县级短时临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坚决防范群死群伤和“小灾大害”事件发生。
农业灾害风险。据气象部门预报,9月份全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田间积水或冲毁已成熟农作物,空气湿度增大易诱发农作物病害,大风天气可能导致作物倒伏,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指导县区提前储备各类应急物资,做好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准备。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紧盯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指导县区和种植户做好适时抢收准备,力争减少损失。
森林草原火灾风险。9月份全区气温偏高,给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随着我区林下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火灾发生物质条件进一步积累。同时,进山入林“沉浸式”旅游活动人员显著增多,野外吸烟、野餐烧烤等违规用火行为带来的隐患持续上升,野外火源管控压力不断加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持续推进林长巡林常态化,确保防火责任全面落实。结合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入山人员管理和火源管控,强化对野炊、露营等重点人群的监督,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火险隐患。
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
矿山领域安全风险。9月份,受市场波动及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影响,部分矿山企业因赶进度、抢指标,高风险作业管控不严,发生事故风险加大。夏秋交替之际,极端天气易发多发,因暴雨洪水造成淹井、透水、露天矿滑坡事故或因极端天气导致供电中断,造成井下瓦斯超限、人员滞留风险依然存在。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落实“八条硬措施”,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强化风险排查管控,狠抓“三违”反面典型,督促矿山企业加强“雨季三防”和应急处置,着力提升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风险。9月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趋于活跃,检维修作业增加,动火、进入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和涉及环境治理设施检维修、安装等作业过程中事故风险明显增高。个别企业因工艺特点、介质特性和设备性能等原因,容易出现设备“带病运行”风险。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环节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风险增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环境治理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登高等特殊作业和大型检维修、装置开停车等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持续强化异常工况处置,结合实际落实极端天气过程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工贸领域安全风险。9月份,工贸企业处于生产旺季,检维修和外包作业增多,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及高处坠落等事故风险显著增加;秋季天气干燥,静电积聚易导致粉尘涉爆场所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有限空间作业因风险辨识不清、管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易引发中毒和窒息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突出金属冶炼、粉尘涉爆等重点领域,盯紧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以及风险辨识评估、作业审批、现场监护等工作措施,及时排查治理各类风险隐患,严防因违法违规行为引发事故。
道路交通领域安全风险。正值学校开学季,社会面人流、物流、车流进入高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任务艰巨繁重。务工务农人员集中出行事故风险突出;货运车辆长期多拉快跑、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强超强会等违法行为易引发事故;学生集中开学返校,“一早一晚”通勤时段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流量明显上升,摩电车辆事故风险抬头。9月份降雨、团雾等恶劣天气多发,给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全区公路、桥梁、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汛压力依然较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盯主干公路事故多发、易拥堵路段,实时开展路网运行态势监测,周密做好勤务指挥调度和线路保障工作,全力确保主干道路畅通有序。加大重点时段易肇事肇祸重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强化危化品运输车、客货运车辆交通综合管理以及摩电车辆路面查纠劝导,落实汛期恶劣天气路面应急处置措施,保障行车安全。
建设工程领域安全风险。夏秋季节交替,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较多,大风天气对户外高处作业、吊篮施工作业等影响较大,暴雨或短时强降雨易导致深基坑、沟槽支护结构、起重机械基础、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等发生事故。9月份,局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引发城市内涝的风险依然存在,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不容松懈。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城市防涝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变化,及时向建筑施工企业发布预警信息,督促企业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发生极端降雨或内涝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坚决防范建筑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坍塌、有限空间作业等事故发生,守牢城市安全运行底线。
文化旅游领域安全风险。9月份宁夏旅游仍处于旺季,中阿博览会举办将进一步带动各类文化活动和观光旅游热度上升,景区设施设备高频运行,巡查检修不到位易引发事故;文化馆、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延时开放,消防安全风险不容忽视。遇有极端天气,旅游交通安全风险增大,沿山沿河临水临崖景区发生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大,旅游船舶、水上活动和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管控压力增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抓好中阿博览会期间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督促文化和旅游经营企业单位持续强化对吊桥、玻璃栈道等高风险旅游项目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安全管理,同时加强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安全提示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消防领域安全风险。中阿博览会期间,参会人员密集,会议活动场馆临时布线多、用电量大、展台可燃物多,火灾风险突出。9月份,新学年升学、新员工租房、学区房腾换、开学前装修等工作逐步开展,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用火用电易引发火灾。旅游景区、大型综合体、商场市场、餐饮娱乐等消费服务业场所人员高度聚集,火灾风险明显增大。季节转换,户外露天场所消防安全风险不容忽视,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石油化工事故、电气火灾等仍处于高发期。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中阿博览会活动等实际,落实全过程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联勤响应机制,确保人员到岗、装备到位、工作见效、措施落地。扎实推进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及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全链条整治等专项行动,紧盯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全面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范群死群伤事故。
城镇燃气和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风险。9月份城市排水等地下管网项目建设集中,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风险加大。液化石油气企业业务增多,容易出现随瓶入户安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用户上门自提、超载配送等情况;餐饮企业临时用工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用气及应急处置知识,易出现违规使用或应急处置措施不当等问题,燃气安全风险较大。高温多雨对特种设备运行影响较大,电梯安全风险突出,起重机械安全风险加剧,大型游乐设施及锅炉安全风险攀升。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排查燃气管道周边建设项目,强化燃气管道保护措施,对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充装、运输、配送、使用全过程进行可追溯管控,全面整治“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环境”等隐患。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定期入户安检、随瓶入户安检、安全用气指导等制度。加大对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及锅炉等重点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力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宁夏应急管理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