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映像 -> 零距离
“守艺人”周君:千锤万錾 传承匠心
2021-06-04 17:19:25   
2021-06-04 17:19:25    来源:新华网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

  在时慢时急,时高时低的敲击声中,流畅的线条和栩栩如生的图案渐渐出现在银器上……此刻的周君已达“忘我之境”。新华网 石毅 摄

  在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一条隐秘的巷子里,3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略显局促,周君每天在此要不停锤錾七八个小时,叮叮咚咚的敲打声是他耳中最美的音符。

  1969年出生的周君,与錾刻结缘已35年,如今虽已过了“知天命”年纪,但对待这份手艺,他丝毫不敢马虎。

这是周君在錾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部分工具,是银器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华网 石毅 摄

  錾刻是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延展性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蒙古族金银器錾刻技艺作为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錾刻工艺的核心是“錾活”,主要工具是各式各样的成套錾子,周君工作台上的木头盒里放着大大小小几十个錾子,都是用钢钉加工而成。新华网 石毅 摄

  錾刻时,必需将加工对象固定于胶板上,方可进行操作。胶板一般是用松香、大白粉和植物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后敷在木板上,使用时将胶烤软,铜银等工件过火后即可贴附其上,冷却后方可进行錾刻,取下时只需加热便能脱开。新华网 石毅 摄

  周君用錾刀紧贴银器进行锤击,随錾刀进展,逐渐形成纹形。新华网 石毅 摄

  “机械做出来的全都一样,没有灵魂。”周君说,手工制作的东西不会有雷同,每一件都有自己的个性,独一无二。

  1986年,17岁的周君从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到内蒙古外贸工艺品厂担任一线技术人员,从事金银器摆件制作。在工厂,他凭借优秀的绘画功底和勤奋的双手,掌握了关于金银器摆件制作与錾刻的精湛技术。

  十七年磨一剑。2003年,周君决心干一番事业,设立了自己的蒙錾品牌。

  精美的錾刻作品离不开绘制的图案纹饰,在每创作一件作品前,周君先在脑子里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然后把装饰图案按原大比例在纸上画出草图。新华网 石毅 摄

  画图、打胚、制模、塑型、焊接、錾刻、打磨、抛光……他把每一次创作、每一道工序都当成一次学习过程,一锤一錾的敲打与雕刻,都是在与作品的沟通、对话。

  2018年,周君被授予呼和浩特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9年,周君被评为第六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金银器制作技艺(蒙古族金银器錾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周君挥捶走錾间,纹路一丝丝地在錾下呈现。新华网 石毅 摄

  錾刻之功,非一蹴而。錾刻手法有平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需要匠人常年累月不断练习,方可大成。

  在年年岁岁的坚守中,周君把自己的激情和心血全部熔铸在每件作品里。经过多年学习与磨练,他在熟练掌握锻造传统核心制作技艺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他的作品兼具圆雕浮雕錾刻工艺,又融合了蒙古族民间吉祥图案,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熔炼好的银料经过周君千万锤的锻打,变成薄厚适中的银片。新华网 石毅 摄

周君将打磨好的银碗上下两部分进行焊接。新华网 石毅 摄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焊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焊接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品的美观度,焊接过程中关键在于局部用火的技巧。

焊接过程中,周君重点对准上下接口进行高温加热,使接口处均匀受热的银相互对流融合为一个整体。新华网 石毅 摄

  鲜明的形态,须经过千万次錾凿才能渐渐生成,周君用粗细不同的錾头和锤,在金属上敲打刻画出起伏变化、气韵生动的浮雕图案。由于錾刻的复杂和困难,加工一件錾刻作品,根据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同,少则数日、多则数月。新华网 石毅 摄

  錾刻工艺除了艺术、技术层面的挑战与追求外,还需要有精神层面的支撑,要克服寂寞、忍住枯燥,在繁华嘈杂中独辟一隅静谧,让自己清心脱俗。“不能有杂念,思想杂了就做不好。”在周君心里,錾刻不只是一门手艺,更像血液一样,流淌在骨子里。

  如今,随着机械等新工艺、新技法不断替代,錾刻这一古老技艺濒临失传,能够全面熟练掌握的人日渐减少。而像周君这样的传统手工艺“守艺人”,正在用他的坚守,默默敲打和传承着这一古老技艺。正如他自己所言,“虽然耗时耗力,但喜欢就能坚持。”

  周君作品《草原骏马》。经过千万次的敲打、錾刻、淬烧,一块块平淡无奇的银板,最终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其过程可谓千锤百炼。新华网 石毅 摄

周君作品《九龙八宝吉祥蒙古银壶》。新华网 石毅 摄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杜爱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