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映像 -> 零距离
侗族银饰:千锤百炼传承的非遗
2022-06-15 15:47:54   
2022-06-15 15:47:54    来源:新华网

  银饰是侗族日常穿戴、特别是节庆必不可少的饰品,也是工匠千锤百炼、代代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年59岁的吴共能是广西三江侗族银饰锻造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从父亲的手上传承了这门技艺,已经干了40多个年头。如今他的儿子也跟着学习银饰制作。吴共能说,大家的共同愿望就是侗族银饰锻造技艺在三江代代相传。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打制侗族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煅烧材料打制侗族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比对两个刚刚做好的银镯(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打量自己打造的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打制侗族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打制侗族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右)在工作室看儿子吴维兵打造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打制侗族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右)在工作室看儿子吴维兵打造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煅烧材料打制侗族银饰(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吴共能在工作室称量银器(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杜爱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