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平罗城事
来平罗县黄渠桥镇的集市走一走,在浓浓烟火气中留住美味与乡愁
2021-04-23 11:28:04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4月19日,平罗县黄渠桥镇集市里传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热闹喜庆的氛围浓缩在集贸市场中,处处充满了烟火气。

  “刘家面馆”摊主刘学明将一勺牛骨汤浇入锅中与加工一半的配菜进行翻炒,妻子在一旁用力将饸饹面压入水中。不一会儿,铺满肉丁的饸络面被端上桌,一对古稀夫妻香喷喷地吃了起来。

  “虽然现在住得远了点儿,但还是忘不了集市里的这一口。这些年市场新建了大舞台、公共卫生间,以前露天的场地变成了规范的美食区、农具采购区等,有时候赶上周末一家老小就一起过来。”73岁的田生金笑着说,夫妻俩本是黄渠桥镇惠北村村民,前些年将土地流转后便搬到了大武口区和孩子们同住。

微信图片_20210421181517.jpg

  无论小镇的发展多么日新月异,距离相隔多远,黄渠桥集市里的烟火升腾中,熟悉的味道总能唤起温暖的记忆。

  这些年,“刘家面馆”摊位里的单刀削面机器人换成了双刀式机器人,烧煤的炉灶换成了环保的餐厨设备,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混成了熟客,刘学明口中的“你好,吃什么?”也渐渐变成“又来啦!还是饸饹面?”

  “这么一大把才1块钱?还都给收拾好的?”看着鲜嫩又量大的韭菜,从银川来黄渠桥镇赶集的王淑敏听到这个价格有些吃惊。

  “韭菜根一大袋子5块钱,回去直接栽上就行特别好活,葱也比城里便宜1块钱。”在集市卖了15年菜的刘学平说:“城里人喜欢一次买一顿的菜,来我们这儿的人一次要买够3天的菜。”

  每逢三、六、九,宝丰镇吴家湾村村民吴元一家便来到黄渠桥的集市支起水煎包、羊杂碎和凉粉的摊位。

  “我们跟着不同乡镇的集市走,每次在黄渠桥的集市上卖得最多,要是到了美食节收入就是平时的好多倍。”吴元笑着说。

  “在你家买的农具用了好多年,这把刀再给便宜点儿吧!”灵沙乡村民在农具区与铁匠讨价还价。

  饱含乡愁而又独具地域特色的集市,是风俗,是文化,也是一道风景。

  黄渠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人文脉络让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汇聚在此,地方风味及特产更是让小镇名誉四方。如今,糖麻丫、老豆腐、凉粉成为游客赶集为亲朋好友购买的伴手礼,市场周围的爆炒羊羔肉等特色美味更是引得游客连连称赞。

  “过去来赶集大多是周边的村民,现在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赶集变成了休闲旅游项目之一。我们不断加大特色美食街区建设和美食品牌创建力度,挖掘汇聚彰显乡愁的元素,留住百姓共同的记忆。”黄渠桥镇党委书记张素玲说。

  近年来,黄渠桥镇紧扣建设特色美食小镇目标,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贸市场改造和商贸集聚区建设等项目资金,实施集贸市场停车场拓展、场地硬化、智能网络等建设,完善市场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经营实体和广大游客的需求。同时,将独特的红色文化、美食文化与区位优势和商贸流通优势等有机结合,逢年过节在市场农村大舞台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艺演出等,丰富了传统赶集文化的内容和趣味性。(宁夏日报记者 李良 文/图)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