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平罗县通伏乡金堂桥村村民谈梅香每天都按时到村旁的麒麟瓜特色农业种植项目现场上班,搭棚、撒肥,她忙得不亦乐乎。就在年初,她把自家16亩土地流转出去,由村集体牵头引进企业进行合作,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而她,也从农民变成了上班族,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眼下,该项目现场上千亩的土地,搭满了集中连片的小拱棚架。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有的调整棚架为覆棚膜做准备,有的穿插于棚架间抛撒肥料,一派繁忙的田间劳作场景。除了完成工作任务,谈梅香每天都期待着麒麟瓜早日丰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她也能跟着享受发展红利。
“以前农忙时节在家种麦子和玉米,农闲了就外出打工,周边种花、种菜的活都干过,离家远生活很不方便。现在,以每亩82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了,每年光流转费就能收入1万余元,而且在家门口挣工资,中午还能回家吃口热乎饭。”谈梅香笑着说。
实现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关键。多年来,金堂桥村一直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架豆、大豆间作菟丝子等经济作物为主,尽管村民生活日益变好,但村集体经济一直较为薄弱。“四权”改革工作启动后,金堂桥村坚持适水种植,压减水稻种植面积,这让以前的种植老路更是行不通,如何调整种植结构,怎样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了摆在金堂桥村面前的难题。
该村抓住“头雁”关键,除了强化驻村“第一书记”管理,还动员致富带头人王建虎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同时,优化村“两委”班子人员构成,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升发展凝聚力、战斗力。
“我们组织党员外出观摩,学经验、找项目,由村委会牵头流转村民土地,除了带动部分农户种植100余亩陆地蔬菜,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宁夏兴贵农业有限公司集中连片种植小拱棚麒麟瓜1550亩。”王建虎说。
站在拱棚旁,他告诉记者,麒麟瓜没有籽、口感好且生长周期短,销售前景十分可观。目前,已开展育苗工作,后续将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栽种,预计于7月中旬迎来麒麟瓜大批上市。引进了好项目,就谋定了发展目标,金堂桥村将以这项优质高效产业为主体,着力打造陆地蔬菜、瓜果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
“由于企业的员工入驻村里,还让村里近30套闲置农房通过租赁获取了收益,待种瓜取得收益后,我们计划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补助村民购买医疗保险。后续发展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冷链、仓储、烘干等配套设施,力争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王建虎说。
以党建为引领,用好项目带动金堂桥村无中生有、从小到大发展麒麟瓜种植这项新产业,用“小西瓜”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为村民增收致富注入活力。(记者 侯晓杰 董湘漪 行衍 黄天琦)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