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和煦的秋日暖阳,给大地镀上一层暖暖的金光。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大片的尖椒色彩明艳。日光温室中,大葱匀称挺拔、长势喜人,即将新鲜上市。公司门口,近30名女工一大早便集合于此,领取当天的工作任务。
“昨天还剩6棚鲜豆角,我们今天都要摘完,然后把所有棚里的枯藤清理掉,方便下一茬蔬菜种植。”小组长刘发女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任务,随即领着大家进入温棚摘起豆角来。女工们麻利地穿梭在藤蔓间,一筐筐豆角很快就被摘好放置在指定位置。
“早上路过市场买了些新鲜牛肉,自从买了电动车,去哪儿都方便了……”
“工作离家近就是好,中午能回去给娃娃做饭,还能休息一会……”
“孩子学习又进步了,我和他爸都高兴……”指尖轻捻豆荚,田间笑语萦绕,女工们言语间无不流露出对生活逐年向好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满满信心。细数过往,刘发女不禁感慨:“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我们在家门口有钱挣,娃娃在家门口有学上,住的房子也越来越宽敞,一家人想吃点啥也都能满足,眼下的生活,正是我们向往的幸福生活。”
随着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号角的吹响,2013年,家住固原市西吉县的刘发女一家搬迁到石嘴山市平罗县庙庙湖村,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以前靠着老家的15亩土地生存,年景不好时,挣不到钱是常有的事。”忆起往昔,刘发女直言,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夫妻俩常年在华泰农公司务工,我主要负责作物种植、田间管护,他负责开车、搬货等,一年下来家庭收入稳定在6万元左右,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和各类政策补助,生活开销基本不用愁。”
在陶乐镇庙庙湖村,和刘发女一样,紧随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步伐,在沙漠瓜菜产业链上谱写脱贫致富新篇的移民还有很多,他们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努力,让生活大有改观。他们的脱贫故事,也成为该公司发展壮大历程中的生动注脚。“我们公司自2013年建成后,一直以黄瓜、番茄、豇豆等蔬菜种植为主,目前种植规模5000多亩,每年蔬菜产量2万吨左右。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设施农业的应用,公司用工量逐年增加,每年吸纳本地用工300多人,人均年收入3万元到4万元。”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吉忠说。(记者 桑娜 叶聿琦)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
